一种单向阀,该单向阀(10)包括设置在上游侧上的第一本体(14)和第二本体(18),该第二本体(18)被设置在下游侧上并且被连接到第一本体(14)。阀塞(20)被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本体(14)的内部形成的连通室(42)。侧缘部(64)被设置在阀塞(20)上,该侧缘部(64)在用于使主体部分(62)安放在阀座表面(46)上的方向上推动阀塞(20)的主体部分(62),从而主体部分(62)通过侧缘部(64)的弹力被安放在阀座表面(46)上。另外,通过向第一本体(14)供应压力流体,阀塞(20)克服侧缘部(64)的弹力而移动,因此第一本体(14)的内部和第二本体(18)的内部处于连通的状态并且允许压力流体流动通过此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阀,该单向阀能够允许压力流体沿流动通道在一个方向上流动,而防止压力流体在相反方向上流动。
技术介绍
本申请已经在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0.2003-322264 (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的相反端侧上的一对联接器,并且被可拆卸地连接到一对流体压力装置。单向阀允许压力流体从一个流体压力装置流动,而防止压力流体从另一个流体压力装置流动。此外,在日本专利N0.3369523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单向阀中,阀主体由上游侧本体和下游侧本体组成,其中上游侧本体和下游侧本体连接在一起,并且阀塞和弹簧被容纳在阀主体的内部,其中弹簧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具有压缩螺旋弹簧的形状。阀塞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安放在阀座上。通过向上游侧本体的内部供应压力流体,使得阀塞克服弹簧的弹力与阀座分离,并且允许压力流体向下游侧本体的内部流动。另一方面,如果压力流体被供应到下游侧本体,由于阀塞保持安放在阀座上并且由于弹簧的弹力而不能移动,因此防止压力流体从下游侧本体流到上游侧本体一侧。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利用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的单向阀,尽管以压缩螺旋弹簧形式的弹簧被用于朝着阀座推动阀塞,但是由于弹簧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因此弹簧的制造非常复杂,从而导致单向阀的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当阀塞处于阀打开状态时,出现阀塞压缩弹簧的状态,并且由于弹簧的螺旋状线圈之间的空间很狭窄,因此当压力流体流经流动通道时,导致产生流动通道阻力。因此,从上游侧本体向下游侧本体流动的压力流体的流速减小。此外,由于压力流体的流动通过并经过弹簧的内部,因此对弹簧施加不平衡负载,从而导致可能使得弹簧损坏的担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阀,该单向阀通过减小流体流动的阻力而能够使得流体顺畅流动,并且能够使得单向阀的尺寸最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向阀包含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具有第一端口,压力流体被供应到第一端口 ;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被连接到第一本体并且具有第二端口,压力流体被从第二端口排出;阀塞,该阀塞被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内部,用于在压力流体流经的流动通道之间切换连通的状态;和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用于朝着在第一本体中形成的阀座一侧推动阀塞,以便使得阀塞安放在阀座上;其中,弹性部件包括保持构件和片状弹性构件;保持构件被保持在第二本体上;片状弹性构件被联结到保持构件,用于在远离第二本体的方向上推动阀塞,压力流体能够流经的孔被形成在弹性构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代替提供由树脂压缩螺旋弹簧制成的弹簧用于施加力以安放阀塞,通过提供具有偏置阀塞的弹力的片状弹性构件,能够简化结构,并且能够使单向阀最小化。此外,因为孔被设置在弹性构件中,所以即使在阀塞与阀座分离的压力流体的流经状态下,由于能够使压力流体适当并可靠地向下游流动通过这种孔,因此压力流体能够顺畅地流动,而不会像根据传统技术的单向阀对压力流体的流动产生阻力。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通过以下描述以及附图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实施例通过说明性的实例来展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单向阀的整体截面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单向阀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的远端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3B是显示图3A中所示的第一连接部被连接到在第二本体上设置的第二连接部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4A是图1的单向阀中的阀塞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4B是显示图4A中所示的阀塞与阀座表面分离的阀打开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单向阀的整体截面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单向阀的分解立体图;和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单向阀的整体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单向阀10包含第一本体14、第二本体18、阀塞20和止动器22,其中第一本体14具有向其供应压力流体的第一端口 12,第二本体18具有连接到第一本体14并从其排出压力流体的第二端口 16,阀塞20被设置在第一本体14和第二本体18的内部,止动器22被设置在阀塞20的附近。更具体地,第一本体14被设置在向其供应压力流体的上游侧上(在箭头A的方向上),并且第二本体18被设置在从其排出压力流体的下游侧上(箭头B的方向上),该压力流体经过第一本体14。例如,第一本体14被形成为圆筒形并且由树脂材料制成,而且包含在第一本体14的一端上且与管30a连接的第一联接器24和在其另一端上且与第二本体18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6。在第一联接器24的端部,沿第一本体14的轴向(箭头A和B的方向)在第一端口12的外圆周侧上形成管槽28a。插入通过第一联接器24的上述端部的管30a的端部,被插入到管槽28a中并且被定位在其中。此外,螺纹32a被刻在第一联接器2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管槽28a的附近。另一方面,第一流动通道34与第一端口 12相连通并且在轴向方向(箭头A和B的方向)上延伸,该第一流动通道34的直径基本与第一端口 12的直径相同,并且被形成在第一联接器24的内部。此外,在管30a被插入到管槽28a中的状态下,圆筒形紧固插座36a在第一联接器24的外圆周侧上方被插入并且相对于螺纹32a被螺纹接合。因此,管30a被夹持并且被固定在紧固插座36a和第一联接器24之间。另外,从管30a供应的压力流体,流经第一联接器24的第一流动通道34并且流动到第一本体14的内部。在其上雕刻螺纹的阳螺纹部分38被形成在第一连接部26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且第二本体18的稍后说明的第二连接部52螺纹接合在阳螺纹部分38的外圆周侧上。例如,阳螺纹部分38被形成为具有梯形横截面和具有螺峰的梯形螺纹。另一方面,在第一连接部2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流动通道40、连通室42和止动器安装部分44,其中第二流动通道40的直径从第一流动通道34逐渐扩大,连通室42的直径相对于第二流动通道40扩大,止动器安装部分44的直径相对于连通室42扩大。连通室42相对于第二流动通道40以阶梯形式形成,并且被形成为朝着第一本体14的另一端侧(箭头B的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和大致固定直径。环形阀座表面(阀座)46被形成在连通室42中,阀座表面46在连通室42和第二流动通道40之间的边界处沿着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流动通道34、40延伸的方向延伸。此外,止动器安装部分44被设置在第一本体14中,在最接近第一本体14的另一个端侧(箭头B的方向上)的位置处。止动器安装部分44被形成为环形形状并且具有大致固定的直径。如图3A和3B所示,突起48以环形形状向外凸出,并且被形成在第一连接部26的远端26a的外圆周表面上。当第二本体18被安装在突起48的外圆周侧上时,突起48在与第二本体18中的第二连接部52 (稍后说明)的内圆周表面滑动接触时被挤压。因此,第二本体18的内圆周表面和第一本体14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的气密状态通过突起48被可靠地维持(参见图3B)。类似于第一本体14,例如,第二本体18被形成为圆筒形并且由树脂材料制成,而且包含在第二本体18的一端上且与管30b连接的第二联接器50和在其另一端上形成且与第一本体14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管槽28b沿第二本体18的轴向方向被形成在第二联接器50的一端上。插入通过上述一端的管30b的端部,被插入到管槽28b中并且被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含:第一本体(14),所述第一本体(14)具有第一端口(12),压力流体被供应到所述第一端口(12);第二本体(18),所述第二本体(18)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本体(14)并且具有第二端口(16),所述压力流体被从所述第二端口(16)排出;阀塞(20),所述阀塞(2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14、18)的内部,用于在所述压力流体流经的流动通道(34、40、54)之间切换连通的状态;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朝着在所述第一本体(14)中形成的阀座(46)一侧推动所述阀塞(20),以便使得所述阀塞(20)安放在所述阀座(46)上;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保持构件(66)和片状弹性构件(64);所述保持构件(66)被保持在所述第二本体(18)上;所述片状弹性构件(64)被联结到所述保持构件(66),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二本体(18)的方向上推动所述阀塞(20),所述压力流体能够流经的孔(72)被形成在所述弹性构件(64)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4 JP 2011-2427311.一种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含: 第一本体(14),所述第一本体(14)具有第一端口( 12),压力流体被供应到所述第一端口(12); 第二本体(18),所述第二本体(18)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本体(14)并且具有第二端口(16),所述压力流体被从所述第二端口(16)排出; 阀塞(20 ),所述阀塞(20 )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14、18 )的内部,用于在所述压力流体流经的流动通道(34、40、54)之间切换连通的状态;和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朝着在所述第一本体(14)中形成的阀座(46) —侧推动所述阀塞(20),以便使得所述阀塞(20)安放在所述阀座(46)上;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保持构件(66)和片状弹性构件(64);所述保持构件(66)被保持在所述第二本体(18)上;所述片状弹性构件(64)被联结到所述保持构件(66),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二本体(18)的方向上推动所述阀塞(20),所述压力流体能够流经的孔(72)被形成在所述弹性构件(64)中。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64)与所述阀塞(20)形成为一体。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阀塞(20)被分离地形成,并且所述弹性部件相对于所述阀塞(20)被可拆卸地设置。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14、18)、所述阀塞(20)和所述弹性构 件(64)分别由树脂材料形成。5.按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野喜弘,内野正,
申请(专利权)人:SM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