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73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联轴器芯体(10)、传动套(20)以及逆止座(30),所述联轴器芯体(10)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联轴器芯体(10)的径向形成为传动部(11)和逆止部(12),所述传动套(20)与所述传动部(11)配合安装用于传递动力扭矩,所述逆止座(30)与所述逆止部(12)配合安装用于逆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联轴器芯体上设置传动部和逆止部,从而可以同时实现传动和逆止的功能。在具有双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中,当一个驱动装置进行检修或维护时,通过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轴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联轴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联轴器的主要作用是把两轴联接起来并传递扭矩,并且可以适当地补偿两轴之间因制造、安装等因素造成的径向和轴向误差。逆止器是一种制动装置,逆止器的主要作用是只允许驱动装置单向运行,防止在停止时由于重力弓I起驱动装置反向转动。在传统冶金行业的运输机械中,尤其是在具有坡度的带式输送机中,通常设置为单一的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由减速机I减速后通过与联轴器(未标示)连接将输出的转矩传递至传动滚筒2中,再由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及输送带上的货物运行。当货物运行至所需位置时,通过逆止器3或制动器进行卸载。简而言之,传动滚筒2需要在两侧分别连接联轴器和逆止器3。由于上述单驱动带式输送机为单线传输,如果在驱动装置出现问题后,输送机都将停止运行,严重影响了输送工作的工作效率。为此,需要设置双驱动装置结构,在一个驱动装置停止检修时,另一个驱动装置开启,可以使输送机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行,减少对输送工作的影响。但是,在设置双驱动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将两个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传动滚筒的两侧。现有的在传动滚筒一侧连接联轴器,另一侧连接逆止器的结构将不能应用在双驱动装置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轴器,该联轴器具有逆止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联轴器芯体、传动套以及逆止座,所述联轴器芯体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联轴器芯体的径向形成有传动部和逆止部,所述传动套与所述传动部配合安装用于传递动力扭矩,所述逆止座与所述逆止部配合安装用于逆止。优选地,所述逆止部的外圈大于所述传动部的外圈。优选地,在所述传动部的外圈上形成有第一轮齿,在所述传动套的内圈上形成有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轮齿之间的间隔与所述凹槽相对形成空腔,在该空腔中设置有用于传动的弹性柱。优选地,在所述逆止部的外圈上形成有第二轮齿,所述逆止座的内圈与所述逆止部的外圈之间限定有彼此间隔的腔室,在该腔室中设置有用于逆止的滚柱、弹性件以及滚柱滑块。优选地,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逆止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弹性柱和所述滚柱中长度较长一者的长度。优选地,位于所述传动部朝向所述逆止部的一侧安装有传动部挡圈,该传动部挡圈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传动套上;位于所述逆止部的两侧安装有逆止部挡圈,该逆止部挡圈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逆止座上。优选地,所述传动部挡圈和所述逆止部挡圈均呈半圆状。优选地,所述联轴器芯体的内圈具有键槽,该键槽用于将所述联轴器安装在传动滚筒轴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联轴器芯体上设置传动部和逆止部,从而可以同时实现传动和逆止的功能。在具有双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中,当一个驱动装置进行检修或维护时,通过安装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使用联轴器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放大后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B是联轴器芯体的逆止部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C是联轴器芯体的传动部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减速机2传动滚筒3逆止器4联轴器5减速机输出轴6传动滚筒轴7减速机联轴半体10联轴器芯体11传动部12逆止部13 键槽14 键20传动套21空腔22弹性柱30逆止座31腔室32滚柱33弹性件34滚柱滑块41传动部挡圈42逆止部挡圈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左、右方向。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设置在具有双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中的使用情况。其中,传动滚筒2的一侧(图2中的左侧)可以通过现有的联轴器与减速机I连接,传动滚筒2的另一侧(图2中的右侧)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与减速机I连接。当然,在传动滚筒2两侧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是完全可以,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此进行限定。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包括联轴器芯体10、传动套20以及逆止座30,联轴器芯体10的两端分别沿联轴器芯体10的径向形成有传动部11和逆止部12,传动套20与传动部11配合安装用于传递动力扭矩,逆止座30与逆止部12配合安装用于逆止。因此,将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应用在图2显示的具有双驱动装置的输送机中后,在通常的运行情况下,输送机使用一个驱动装置,并经由减速机I减速后通过现有的联轴器(或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将力矩传递至传动滚筒2。同时,在传动滚筒2的另一侧(右侧)安装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并且该联轴器4与处于关闭状态的减速机I断开。由于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具有逆止部12,在与逆止座30配合安装后具有逆止功能,因而,此时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能够起到逆止的作用。当上述连接的驱动装置出现故障或是需要进行维护时,使传动滚筒2 —侧的联轴器与减速机I断开,并将传动滚筒2另一侧的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连接到减速机上,开启另一侧的驱动装置,使输送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工作状态。此时,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同时起到传递力矩以及逆止的作用。优选地,如图3中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中逆止部12的外圈大于传动部11的外圈,这样在检修或更换损坏部件时,便于将逆止座30从传动部11的外圈穿过后拆卸出。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中的传动部11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以具有与减速机输出轴5联接后形成套筒式联轴结构、凸缘式联轴结构等。同样,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4中的逆止部12也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使不同结构形式的逆止部12与逆止座30配合后可以形成非接触式的楔形块逆止式结构、接触式的棘轮式逆止式结构等。换言之,本专利技术不对传动部11和逆止部12的具体结构形式进行限定,凡是能够同时实现传递动力矩以及逆止功能的联轴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以下仅描述本专利技术联轴器4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C中所不,在传动部11的外圈上形成有第一轮齿(未标不),在传动套20的内圈上形成有凹槽(未标示),相邻两个第一轮齿之间的间隔与凹槽相对形成空腔21,在该空腔21中设置有用于传动的弹性柱22。该弹性柱22除了能够用于传动力矩,还具有缓冲、减震的性能,从而减少了传动系统的振动,降低了受到冲击时所产生的最大载荷。其中,弹性柱22可以是尼龙柱、橡胶柱等,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用尼龙柱。如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减速机输出轴5与减速机联轴半体7安装在在一起,减速机联轴半体7通过另一个弹性柱22将减速机输出轴5的转动力矩传递至传动套20,然后传动套20再通过传动套20与传动部11之间的弹性柱11传递力矩,从而使联轴器芯体10转动,实现了联轴传动的功能。如图4和图6B中所示,在逆止部12的外圈上形成有第二轮齿,逆止座30的内圈与逆止部12的外圈之间限定有彼此间隔的腔室31,在该腔室31中设置有用于逆止的滚柱32、弹性件33以及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该联轴器包括联轴器芯体(10)、传动套(20)以及逆止座(30),所述联轴器芯体(10)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联轴器芯体(10)的径向形成有传动部(11)和逆止部(12),所述传动套(20)与所述传动部(11)配合安装用于传递动力扭矩,所述逆止座(30)与所述逆止部(12)配合安装用于逆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该联轴器包括联轴器芯体(10)、传动套(20)以及逆止座(30),所述联轴器芯体(10)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联轴器芯体(10)的径向形成有传动部(11)和逆止部(12),所述传动套(20)与所述传动部(11)配合安装用于传递动力扭矩,所述逆止座(30)与所述逆止部(12)配合安装用于逆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部(12)的外圈大于所述传动部(11)的外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部(11)的外圈上形成有第一轮齿,在所述传动套(20)的内圈上间隔形成有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轮齿之间的间隔与所述凹槽相对形成空腔(21),在该空腔(21)中设置有用于传动的弹性柱(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止部(12)的外圈上形成有第二轮齿,所述逆止座(30)的内圈与所述逆止部(12)的外圈之间限定有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张廷刚赵显良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