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中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每个气缸具有双进气歧管的发动机中,气缸的其中一个进气歧管内安装有进气润流叶片,相邻的进气润流叶片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进气润流叶片和转轴组成叶片机构。通过驱动转轴转动,能够带动进气涡流叶片转动,从而可以改变该进气歧管的通道面积,从而改变进气歧管的涡流比。通过使发动机在低速时具有较大的涡流比,能够提高发动机的低速功率,降低油耗和排放。现有的进气涡流叶片通过线性运动的真空执行机构来控制,只能处于开启和关闭两者状态,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能够大范围的调节进气涡流叶片的打开角度,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连接设置在对进气歧管进行打开和关闭的叶片机构与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之间,其包括与叶片机构同步转动固连的第一连接部,承载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输出动力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在第二连接部转动带动下进行摆动的以驱动第一连接部转动而进行摆动的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连接设置在对进气歧管(8)进行打开和关闭的叶片机构与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叶片机构同步转动固连的第一连接部,承载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输出动力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在第二连接部转动带动下进行摆动的以驱动第一连接部转动而进行摆动的摆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连接设置在对进气歧管(8)进行打开和关闭的叶片机构与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叶片机构同步转动固连的第一连接部,承载旋转动力输出装置输出动力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在第二连接部转动带动下进行摆动的以驱动第一连接部转动而进行摆动的摆臂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包括主体(31)、相对设置在主体(31)两侧的与叶片机构固连的固定柱(32)及与摆臂(4)转动相连的安装柱(33),所述固定柱(32)与安装柱(33)非共轴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柱(33)的自由端设有防止安装柱(33)沿安装柱(33)轴向与摆臂(4)脱离连接的止退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涡流叶片驱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为可沿安装柱(33)径向弹性变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平,吴文能,赵万里,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