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升降高度的溢流堰,具体的说是ー种组合式折叠堰及其施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水利工程中针对宽浅河谷、大泄流量、低水头的地形与水流条件,常采用能自动升降坝高、河谷中无闸墩阻拦水流、坝顶溢流的橡胶坝来达到设计目的。由于橡胶板坝壳是弾性体,当坝壳内充水到一定的量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橡胶片坝壳则向两侧膨胀而不抬高,使得橡胶坝的坝高受到限制,影响了该种坝型的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橡胶坝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ー种,它采用了肋板、桁架拱的组合结构,利用了堰体内外水压カ的平衡,在坝内充水后,能自动地升降堰高,达到了理想蓄水的设计效果,是ー种既能挡水又能泄水的水エ建筑物。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ー种组合式折叠堰,包括了建在河道或山涧上的折叠堰,在所述的河道上沿堰轴线有折叠堰与冲沙闸,折叠堰与冲砂闸之间有共用的中墩,折叠堰ー侧的河岸处有A边墩,冲沙闸ー侧的河岸处有B边墩,A边墩与中墩之间的河床上有堰底板,堰底板上铰接固定有折叠堰体,折叠堰体的一端活动抵于A边墩,另一端活动抵于中墩,堰底板上游侧的河床上有铺盖,铺盖上游侧的河床上有向冲沙闸方向斜置的导沙坎,堰底板下游侧的河床上有护坦,A边墩、B边墩的上游侧有上游翼墙,A边墩、B边墩的下游侧有下游翼墙,中墩上有检修房,中墩的下游侧有导流墙,A边墩处的河岸上有泵房,泵房与A边墩的进水ロ、出水ロ之间有管道连通,A边墩、中墩内均有工 作室,在A边墩与中墩之间堰底板下的河床内有连通的检修通道,检修通道顶面有穿过堰底板进入折叠堰体内的检查ロ ;所述的折叠堰体能随堰体内水量变化而改变堰高,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折叠堰,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建在河道或山涧上的折叠堰(1),在所述的河道上沿堰轴线有折叠堰(1)与冲沙闸(16),组合式折叠堰(1)与冲砂闸(16)之间有共用的中墩(3),折叠堰(1)一侧的河岸处有A边墩(41),冲沙闸(16)一侧的河岸处有B边墩(4),A边墩(41)与中墩(3)之间的河床上有堰底板(2),堰底板(2)上铰接固定有折叠堰体(21),折叠堰体(21)的一端活动抵于A边墩(41),另一端活动抵于中墩(3),堰底板(2)上游侧的河床上有铺盖(5),铺盖(5)上游侧的河床上有向冲沙闸(16)方向斜置的导沙坎(6),堰底板(2)下游侧的河床上有护坦(7),A边墩(41)、B边墩(4)的上游侧有上游翼墙(8),A边墩(41)、B边墩(4)的下游侧有下游翼墙(9),中墩(3)上有检修房(13),中墩(3)的下游侧有导流墙(10),A边墩(41)处的河岸上有泵房(11),泵房(11)与A边墩(41)的进水口(43)、出水口(44)之间有管道连通,A边墩(41)、中墩(3)内均有工作室(42),在A边墩(41)与中墩(3)之间堰底板(2)下的河床内有连通的检修通道(14),检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折叠堰,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建在河道或山涧上的折叠堰(1),在所述的河道上沿堰轴线有折叠堰(I)与冲沙闸(16),组合式折叠堰(I)与冲砂闸(16)之间有共用的中墩(3),折叠堰(I) ー侧的河岸处有A边墩(41),冲沙闸(16) —侧的河岸处有B边墩(4), A边墩(41)与中墩(3)之间的河床上有堰底板(2),堰底板(2)上铰接固定有折叠堰体(21),折叠堰体(21)的一端活动抵于A边墩(41),另一端活动抵于中墩(3),堰底板(2)上游侧的河床上有铺盖(5),铺盖(5)上游侧的河床上有向冲沙闸(16)方向斜置的导沙坎(6),堰底板(2)下游侧的河床上有护坦(7), A边墩(41)、B边墩(4)的上游侧有上游翼墙(8 ),A边墩(41)、B边墩(4)的下游侧有下游翼墙(9 ),中墩(3 )上有检修房(13 ),中墩(3 )的下游侧有导流墙(10),A边墩(41)处的河岸上有泵房(11),泵房(11)与A边墩(41)的进水口(43)、出水ロ(44)之间有管道连通,A边墩(41)、中墩(3)内均有工作室(42),在A边墩(41)与中墩(3)之间堰底板(2)下的河床内有连通的检修通道(14),检修通道(14)顶面有穿过堰底板(2)进入折叠堰体(21)内的检查ロ(15);所述的折叠堰体(21)能随堰体内水(12)量变化而改变堰高,当从A边墩(41)的进水口(43)向折叠堰体(21)内充水(12),折叠堰体(21)会自动抬高,挡住河道上游的来水及堰顶溢流;当从A边墩(41)的排水ロ(44)排出折叠堰体(21)内的水(12),折叠堰体(21)会向下游倾倒自动降低堰高,上游的水流从折叠堰体(21)顶面溢下,经护坦(7)消能后流入下游河道;所述的折叠堰体(21)降低至最低时,折叠堰体(21)的上堰板(22 )上部抵靠于堰底板(2 )的上停靠墩(28 ),下堰板(23 )上部抵靠于堰底板(2)的下停靠墩(29)。2.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组合式折叠堰,其特征是:在所述折叠堰体(21)的上游侧有向下游倾斜的上堰板(22 ),下游侧有向上游倾斜的下堰板(23 ),上堰板(22 )比下堰板(23 )高,堰顶板(24)的上游侧铰接于上堰板(22)顶部,堰顶板(24)的下游侧铰接于下堰板(23)顶部,折叠堰体(21)的两端安置有树脂侧板(25);所述的上堰板(22)底部铰接于堰底板(2)的上铰墩(26),下堰板(23)底部铰接于堰底板(2)的下铰墩(27),树脂侧板(25)底部固定于堰底板(2),所述的堰顶板(24)、上堰板(22)、下堰板(23)、两个树脂侧板(25)、堰底板(2),以及各铰缝处的止水片(31)构成可变化高度的注水(12)压カ腔;在所述的上堰板(22)顶部两端各安置有一只滑块(33),其中一只滑块(33)伸入A边墩(41)墩壁的滑槽(45),另ー只滑块(33)伸入中墩(3)墩壁的滑槽(45);在所述上堰板(22)的两个侧端边固定有连续的堰止水(30),该两道堰止水(30)分别活动抵于A边墩(41)、中墩(3)的外侧面上,任由折叠堰体(21)升降均能止住上游的水;在所述折叠堰体(21)外侧的下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哲荪,金菊良,陈雰,蒋尚明,张明,吴成国,王宗志,沈时兴,周玉良,张礼兵,刘丽,潘争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