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蚀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750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蚀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成膜树脂、苯甲酸单乙醇胺、水性聚氨酯树脂、三乙醇胺、丙二醇、三聚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植酸、聚二甲基硅氧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柠檬酸和异丙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主料,异丙醇为溶剂,成本低廉,同时原料中加入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多种不同助剂,改善了处理剂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硅烷化处理剂处理金属工件,在表面形成多酸膜层,该膜层具有附着力强,无空洞、裂陷,致密均匀,极化电流密度小的特点,且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传统的磷酸盐转化和铬酸盐钝化表面处理技术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处理过程中排出的废液中含有锌、锰、镍、铬等重金属离子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而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技术由于不涉及危害环境的物质,生产工艺能耗低、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被认为有望取代磷酸盐转化处理和铬酸盐钝化处理,是金属表面单独防护最新发展方向,现有的技术中硅烷溶液处理过的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的膜层,密度不均匀、有空洞、裂陷、与金属体的扶着力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采用硅烷化处理剂处理金属工件,在表面形成多酸膜层,该膜层具有附着力强,无空洞、裂陷,致密均匀,极化电流密度小的特点,且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腐蚀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500克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克)为:N- (β-氨乙基)-Y-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8、成膜树脂1.1-1.3、苯甲酸单乙醇胺1-3、水性聚氨酯树脂2-4、三乙醇胺0.7-0.9、丙二醇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腐蚀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500克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克)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8、成膜树脂1.1?1.3、苯甲酸单乙醇胺1?3、水性聚氨酯树脂2?4、三乙醇胺0.7?0.9、丙二醇13?15、三聚磷酸钠1.5?1.7、羧甲基纤维素5?7、植酸1.4?1.6、聚二甲基硅氧烷1.2?1.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6?0.8、柠檬酸2?4和异丙醇90?95、余量为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蚀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500克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克)为:Ν-( 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8、成膜树脂1.1-1.3、苯甲酸单乙醇胺1-3、水性聚氨酯树脂2-4、三乙醇胺0.7-0.9、丙二醇13-15、三聚磷酸钠1.5-1.7、羧甲基纤维素5-7、植酸1.4-1.6、聚二甲基硅氧烷1.2-1.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6-0.8、柠檬酸2-4和异丙醇90-95、余量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每500克混合液中各组分的重量(克)为:Ν- ( β -氨乙基)_ Y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7、成膜树脂1.2、苯甲酸单乙醇胺2、水性聚氨酯树脂3、三乙醇胺0.8、丙二醇14、三聚磷酸钠1.6、羧甲基纤维素6、植酸1.5、聚二甲基硅氧烷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坤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恒坤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