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拉伸薄膜,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A)丁烯-1含量为0.2~3mol%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100重量份;(B)石油树脂,5~4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组合物可溶物含量低、成膜加工性能好,由其制备的聚丙烯薄膜即便与均聚聚丙烯组合物相比,挺度依然不下降,而且透明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拉伸薄膜,特别涉及ー种含有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聚丙烯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拉伸薄膜。
技术介绍
聚丙烯薄膜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包装适应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由于其具有质软、透明度高、无毒防水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用途。BOPP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可溶物含量决定其使用性能,而这些指标与原料的分子结构控制密切相关。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通常是以聚丙烯树脂为原料,经挤出成膜后,再经双向拉伸、热处理、冷却处理等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制造而成。为了适应大規模的高速成膜生产,不仅要求聚丙烯树脂原料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而且还要求其具有较好的高温拉伸特性。普遍认为对于聚丙烯而言,其聚合物的等规度越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越低,对于BOPP薄膜的加工成型越有利,对提高光学性能越有利,现有技术在生产BOPP专用树脂吋,为满足加工性能和光学性能的要求,加入较大量こ烯或大幅降低等规度。但加入较大量的こ烯或大幅度降低等规度,会造成薄膜机械性能(如挺度)的下降,可溶物含量増加等。而聚合物中含有的可溶物由于其迁移性会造成薄膜加工中冷却及传送辊上沉积物増加,不仅影响薄膜的表面光洁度和光学性能,还会造成停车清理,影响加工连续性;聚合物中的可溶物含量高会限制薄膜在食品、卫生领域的应用,还会随时间的迁移影响金属镀层的牢度及透明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含有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聚丙烯组合物,其可溶物含量低、成膜加工性能好,由其制备的聚丙烯薄膜即便与均聚聚丙烯组合物相比,挺度依然不下降,而且透明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伸薄膜,其可溶物含量低、挺度高、透明性好。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组合物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100重量份;⑶石油树脂,5 40重量份。其中所述的组分(A) 丁烯-1含量为0.2 3mol %,优选0.5 2.8mol %,更优选1.0 2.6mol%。丁烯-1含量会影响聚丙烯的结晶度和熔点,丁烯-1含量越高,聚丙烯的熔点越低,成膜加工性越好,透明性也越好,但丁烯-1含量太高,会降低聚丙烯结晶度,影响薄膜的挺度,且可溶物含量会増加。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在室温(约25°C )下的ニ甲苯可溶物含量低于3wt%,优选低于2.5wt%。一般而言,室温下ニ甲苯可溶物含量越高,可能导致其作为包装材料不能与食品、药品等直接接触,否则可能污染所包装的物品;同时,过多的可溶物会造成薄膜加工中冷却及传送辊上沉积物増加,不仅影响薄膜的表面光洁度和光学性能,还会造成停车清理,影响加工连续性;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可溶物会影响薄膜金属镀层的牢度及透明性等。通常通过调整熔融指数来控制聚合物的加工性,优选地,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在230°C、2.16kg载荷下测定的熔融指数为I 10g/10min,优选2 7g/10mino分子量分布会影响成膜加工性能及挺度等性能,优选地,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4 8,优选4 6。本专利技术的组分(B)为石油树脂,所述的石油树脂是石油裂解中的副产品C5或C9馏份,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エ艺生产的ー种热塑性树脂,其是分子量介于300-3000的低聚物。石油树脂在进行加氢处理后,可使其颜色从黄色至浅黄色变为无色。因此,多用加氢石油树脂。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入石油树脂可使得BOPP薄膜的挺度和透明性増加。本专利技术的组分(B)优选C5或C9的石油树脂中的至少ー种,更优选C5或C9的加氢石油树脂中的至少ー种,更优选地,是环戊ニ烯型树脂或其作为主要组分的更高烯烃的树脂。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组合物中,组分⑶为5 40重量份,优选10 30重量份。将所述组分(A)和(B)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必要时加入常规用量的其他加エ助剂(如抗氧剂1010、168,吸酸剂硬脂酸钙),其中物料的混合所用的混合设备为塑料加エ中常用的混料设备,如高速搅拌机,和面机等。然后用直径为30毫米的挤出机在230°C熔融,经模头挤出的薄片迅速在30°C的冷却辊上冷却,形成0.7mm的铸片,该铸片的熔融温度小于160°C、优选小于158°C,铸片的熔融热焓大于68J/g、优选大于70J/g。降低铸片熔融温度可以降低铸片预热温度,改善铸片的成膜加工性能,铸片熔融热焓越高,说明其结晶度越高,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如挺度等。本专利技术聚丙烯组合物的一个优选方案为:铸片熔融温度小于154°C、熔融热焓大于70J/g ;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丁烯-1含量为1.0 2.6m0l%、室温下的ニ甲苯可溶物含量低于2.8wt%、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4 6。本专利技术聚丙烯组合物的另ー个优选方案为:铸片熔融温度小于160°C、熔融热焓大于72J/g ;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丁烯-1含量为0.5 1.4m0l%、室温下的ニ甲苯可溶物含量低于2.5wt%、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4 6。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用作包装材料成膜加工性能好,能避免室温可溶物的析出对包装物的污染,用作食品及医药包装材料时更有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适于制备薄膜,尤其是双向拉伸薄膜,用于制备可溶物含量低、挺度高和光学性能好的高档烟膜更有优势。本专利技术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所述组分(A)和(B)在内的各组分按所述重量配比熔融共混。本专利技术中,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高立构选择性的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存在下,在聚合温度以及适当的氢气含量下,通过调节反应器中共聚单体丁烯-1的加入量,进行丙烯和丁烯-1的共聚合反应得到丙烯- 丁烯-1无规共聚物。所述的高立构选择性的Ziegler-Natta催化剂是指可以制备全同立构指数大于95 %的丙烯均聚物的催化剂 ,此类Ziegler-Natta催化剂已被大量文献公开,如中国专利 93102795.0,00109216.2,200410062291.3,200610113863.5,200610113864.X,200410073621.9,200410073623.8,200510117429.X,200610067177.9 中所描述的催化剂。中国专利CN00109216.2、CN93102795.0和CN200410062291.3中所描述的催化剂,用作本专利技术的催化剂特别具有优势。所述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基本上是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I) 一种以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为主要组分的活性固体催化剂组分;(2) —种有机铝化合物助催化剂组分;(3)可选的ー种或多种外给电子体组分;其中组分(I)与组分(2)之间的比例以铝/钛比计为:25 300(摩尔比);如果有外给电子体组分,有机铝与外给电子体组分间的比例为2 150 (重量比)。其中活性固体催化剂组分(I)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在中国专利CN00109216.2、CN93102795.0 和 CN200410062291.3 中的那些。可以按照多种方法来制备含钛的活性固体催化剂组分。通常的方法是在Mg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A)丁烯?1含量为0.2~3mol%、优选0.5~2.8mol%、更优选1.0~2.6mol%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100重量份;(B)石油树脂,5~40重量份、优选10~30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包含有共混的以下组分:(A) 丁烯-1含量为0.2 3m0l%、优选0.5 2.8mol %、更优选1.0 2.6mol %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100重量份;(B)石油树脂,5 40重量份、优选10 30重量份。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在室温下的ニ甲苯可溶物含量低于3wt%,优选低于2.5wt%。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在230°C、2.16kg载荷下的熔融指数为I 10g/10min,优选2 7g/10min。4.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4 8,优选4 6。5.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⑶石油树脂是分子量介于300 3000的低聚物。6.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石油树脂是加氢石油树脂。7.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石油树脂是C5或C9的石油树脂中的至少ー种,优选C5或C9的加氢石油树脂中的至少ー种,更优选是环戊ニ烯型树脂或其作为主要组分的更高烯烃的树脂。8.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铸片的熔融温度小于160°C、优选小于158°C ;铸片的熔融热焓大于68J/g、优选大于70J/g。9.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铸片的熔融温度小于154°C、熔融热焓大于70J/g ;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丁烯-1含量为1.0 2.6mol%、室温下的ニ甲苯可溶物含量低于2.8wt%、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 为 4 6。10.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铸片的熔融温度小于160°C、熔融热焓大于72J/g ;所述组分(A)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丁烯-1含量为0.5 1.4mol %、室温下的ニ甲苯可溶物含量低于2.5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师军,施红伟,魏文俊,高达利,唐毓婧,宋文波,王良诗,侯莉萍,魏东,盛建昉,刘宣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