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无规共聚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711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丁烯-1含量为1-6mol%;其根据核磁共振方法测定的丁烯-1相对分散度大于98.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丁烯-1相对分散度高,兼具更好的透明性和耐热性,更适合包装需要加热食用的食品,具有更低的室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用于包装材料更能避免室温可溶物的析出对包装物的污染,在用于食品及医药包装材料时更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丙烯无规共聚物通常指在聚丙烯分子链上无规地共聚少量α -烯烃单体(通常不超过15wt% )得到的聚合物,由于共聚的单体在分子链上破坏了丙烯单体排列的规整性,因此降低了聚丙烯树脂的熔点和结晶度,较低的熔点使其能用于制造更易热封的薄膜等,较低的结晶度提高了材料的透明性,但共聚单体用量的增加会提高可溶物含量,可溶物常温下不结晶,容易迁移至制品的表面,从而影响产品的加工及应用;降低熔点和结晶度通常也会使材料的耐热性能下降。另外,使用更多的共聚单体,也会给聚合过程增加难度,如出现粘釜、结块、残留单体难以脱除干净等,尤其是沸点更高的丁烯-1或更多碳数的α-烯烃。
技术实现思路
丁烯-1作为共聚单体与丙烯无规共聚过程中,若丁烯-1更多地以单个单体单元插入到聚丙烯分子链中、较少以连续排列的单体单元(如BB 二单元或更多连续单体单元)插入到聚丙烯分子链中,所观察的丁烯-1单体在分子链上的分散系数与理想无规分散系数MDrandM(B)的比值就越大,这一比值就是丁烯-1的相对分散度MDMlative(B),其计算公式如下: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丁烯?1含量为1?6mol%,优选3?6mol%;其根据核磁共振方法测定的丁烯?1相对分散度大于98.5%,优选大于99.0%。

【技术特征摘要】
1.种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丁烯-1含量为l-6mol %,优选3-6mol % ;其根据核磁共振方法测定的丁烯-1相对分散度大于98.5%,优选大于99.0%。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室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低于以下拟合线:Y = 0.77+0.252Χ ;其中,Y为室温二甲苯可溶物的重量百分含量,X为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中丁烯-1的摩尔百分含量。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在230°C、2.16kg载荷下的熔融指数为0.5-50g/10min,优选2_30g/10min。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采用GPC测试的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3.5-8,优选3.5_6。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在所选择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存在下,在聚合温度以及适当的氢气含量下,通过调节反应器中共聚单体丁烯-1的加入量,进行丙烯和丁烯-1的共聚合反应得到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所述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包含组分A、B和C,其中A是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是通过齒化镁溶解于由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和惰性稀释剂组成的溶剂体系中,形成均匀溶液后与四卤化钛或其衍生物混合,在助析出剂存在下,析出固体物,此固体物用多元羧酸酯处理,使其载附于固体物上,再用四卤化钛和惰性稀释剂处理而得到,其中助析出剂为有机酸酐、有机酸、醚、酮中的一种,在上述溶剂体系中,以每摩尔卤化镁计,有机环氧化合物为0.2-5摩尔,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1.6 ;B是通式为Aliy(3_n的烷基铝化合物,式中R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_20的烃基;C为通式为RnSi(OR’)4_n的有机硅化合物,式中O彡η彡3,R和R’为同种或不同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卤代烷基;组分B与组分A之间 的比例,以铝与钛的摩尔比计为5-1000,组分C与组分A之间的比例,以硅与钛的摩尔比计为2-100。6.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所述的卤化镁形成的均匀溶液中,以每摩尔齒化镁计,有机环氧化合物为0.6-2摩尔,有机环氧化合物与有机磷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1.4,惰性稀释剂1200-2400毫升。7.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所述的卤化镁为二卤化镁、二卤化镁的水或醇的络合物、二卤化镁分子式中其中一个卤原子被烃基或卤烃氧基所置换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8.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所述的有机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丁二烯氧化物、丁二烯双氧化物、环氧氯丙烷、甲基缩水甘油醚、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梅芳宋文波张丽英侯莉萍魏文俊张浩唐毓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