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秋顺专利>正文

复合碳纤维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5847 阅读:6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翼机的复合碳纤维的螺旋桨。目前用于旋翼机螺旋桨制作材料的一般为金属材料,其对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而且整个螺旋桨的重量大。并且钢材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金属疲劳等缺陷,从而影响到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影响飞机安全性能。此发明专利技术的旋翼机螺旋桨,有重量轻、硬度好、高疲劳强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翼机的复合碳纤维螺旋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旋翼机螺旋桨制作材料的一般为金属材料,其对加工设备及加工エ艺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而且整个螺旋桨的重量大。并且钢材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金属疲劳等缺陷,从而影响到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影响飞机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复合碳纤维的旋翼机的螺旋桨,其重量轻巧、刚度好、高疲劳强度、耐温寒。本专利技术采用3-12K碳纤维布、环氧树脂、T31固化剂(或593固化剂)、ニ丁酷、复合经过原材料计算、碳纤维布裁剪、人工配备、胶体配制、涂布、烘干、压膜、抽真空、固化而制成。本专利技术复合碳纤维螺旋桨的エ艺流程如下:I)准备工作:根据所设计的碳纤维模型尺寸预先剪裁各部分所需的双向碳纤维布,双向碳纤维布标准统一取3-12K (其它K值对应的胶体配比改变),所裁剪碳纤维布用标签序号标定待用,清理模具内侧使其干净平滑。2)在环氧树脂中加入T31固化剂(或593固化剂)、ニ丁酷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液态的环氧树脂胶体;3)前述环氧树脂胶各组分的用量是:以环氧树脂为100%计,T31固化剂为环氧树脂的20-30%、ニ丁酯为环氧树脂的5-10%。4)在室内低于5°C的温度条件下,在模具上平铺ー层12K预剪裁的双向碳纤维布,然后涂布一层步骤2)配制的环氧树脂胶,紧接在环氧树脂胶层的表面覆盖ー层合成碳纤维布,接着再在合成碳纤维布的表面涂布ー层步骤2)配制的环氧树脂胶,紧接在此层环氧树脂层表面覆盖合成碳纤维布,以此往复,直至所需的厚度。5)将多层复合好的碳纤维预制品,用紧固件固定并抽成真空后将其放入烘箱内(大型的采用外部电加热均匀热处理),加热到50-70°C,保温60-80分钟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6-8小时后取出模型。6)打开模具,取出已成型的复合碳纤维制品,检验合格后,对其进行切边、打磨,即可制得成品。本专利技术利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方案制成的旋翼机螺旋桨,有以下优点:1.硬度好,邵氏D硬度计测得值为95HD ;2.高疲劳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高于高强钢丝。金属材料在交变应カ的作用下,疲劳极限仅为静荷強度的30% -40%。由于纤维与基体复合可缓和裂纹扩展,以及存在纤维内力再分配可能性,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极限较高,为静荷強度的60% -70%,并在破坏前有变形显著的征兆;3.密度小,密度为1.5 ;4.耐寒-70 V,耐温 50 V ;具体实施方式:I)剪裁3-12K双向碳纤维布。2)采取常规制模的方法制作所需尺寸的上模和下模,模具内侧清理干净平滑。3)在环氧树脂中加入593固化剂、ニ丁酷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液态的环氧树脂胶体;4)环氧树脂胶各组分的用量是:以环氧树脂为100%计,593固化剂为环氧树脂的5%、ニ丁酯为环氧树脂的5%。5)在下模内表面涂布ー层透膜剂丙酮,然后涂布ー层步骤4)配制的环氧树脂胶,紧接在环氧树脂胶层的表面覆盖ー层合成碳纤维布,接着再在合成碳纤维布的表面涂布ー层步骤3)配制的环氧树脂胶,紧接在此层环氧树脂层表面覆盖合成碳纤维布,以此往复,涂布速度快速,在计算的时间内达到所需的厚,将上膜与下模合膜,用紧固件固定并抽成真空后在室内用电加热器加热到150°C,保温60分钟后停止加热,降温自然冷却5小时后取出模型。打开模具,取出已成型的碳纤维复合制品,检验合格后,对其进行切边、打磨,即可制得成品。附图说明: 1.图1为螺旋桨的整体效果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碳纤维螺旋桨,其特征是复合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碳纤维螺旋桨,其特征是复合材料制成。2.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硬度好,邵氏D硬度计测得值为95HD。3.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高疲劳强度为静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秋顺
申请(专利权)人:赵秋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