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主泵定子屏蔽套无隙塑性贴附精密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475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主泵定子屏蔽套无隙塑性贴附精密装配设备,主要用于核主泵定子屏蔽套与屏蔽电机定子之间的无隙塑性变形贴附精密装配,属于核电领域。该核主泵定子屏蔽套无隙塑性贴附精密装配设备由定子组件、组件台架、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通过计算机编程,精确控制经工艺数值分析确定的定子组件内定子屏蔽套与支撑筒形成的密闭腔内的液压力及其加载路径,实现超薄大长径比定子屏蔽套的反复、均匀加载和卸载的装配过程,从而精确地控制材料的塑性变形,实现定子屏蔽套的无隙塑性变形贴附精密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主泵定子屏蔽套无隙塑性贴附精密装配设备,主要用于薄壁定子屏蔽套与定子的无隙塑性变形贴附精密装配,属于核电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核电以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冷却剂主循环泵-核主泵,是核反应堆核岛的关键部件之一,属于核安全一级设备。对于第三代非能动型核反应堆来说,核主泵为单级、全密封、高惯量、离心带屏蔽电机的无密封屏蔽电动泵。为了防止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冷却剂外泄以及冷却剂腐蚀定子铁芯、线圈,定子铁芯内壁贴附有耐腐蚀的定子屏蔽套。定子屏蔽套为耐腐蚀的非磁性金属Hastelloy C-276合金,长为3147mm,内径也将近600_,但厚度仅为0.3-0.5_,属于大长径比超薄零件。在装配时极易出现褶皱、破裂等缺陷,装配后也容易出现部分区域过度减薄的问题。因此核主泵定子屏蔽套的装配是一项难题。在核主泵的60年设计使用寿命内,屏蔽套内一直有冷却电机的冷却循环水流动,这势必会对屏蔽套的性能产生影响。为了使冷却剂顺利通过、保证核主泵的安全运行,定子屏蔽套与转子屏蔽套间必须保证4.8mm的安装间隙,也即在核主泵服役期间屏蔽套不允许有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主泵定子屏蔽套无隙塑性贴附精密装配设备,它包括液压系统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定子组件和组件台架,所述定子组件部分包括上螺栓组件(1)、上端盖(2)、上密封环(3)、上支撑环(4)、定子铁芯模型(5)、支撑筒(6)、定子屏蔽套(7)、下支撑环(8)、下密封环(9)、下端盖(10)和下螺栓组件(13),下端盖(10)通过下螺栓组件(13)和固定螺栓(12)固定在组件台架(14)上,下支撑环(8)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下端盖(10)上,支撑筒(6)通过下支撑环(8)和下端盖(10)的中心孔嵌在组件台架(14)上,定子屏蔽套(7)通过下支撑环(8)与下密封环(9)共同作用固定在下支撑环(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主泵定子屏蔽套无隙塑性贴附精密装配设备,它包括液压系统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定子组件和组件台架,所述定子组件部分包括上螺栓组件(I)、上端盖(2)、上密封环(3)、上支撑环(4)、定子铁芯模型(5)、支撑筒(6)、定子屏蔽套(7)、下支撑环(8 )、下密封环(9 )、下端盖(10 )和下螺栓组件(13 ),下端盖(10 )通过下螺栓组件(13 )和固定螺栓(12)固定在组件台架(14)上,下支撑环(8)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下端盖(10)上,支撑筒(6)通过下支撑环(8)和下端盖(10)的中心孔嵌在组件台架(14)上,定子屏蔽套(7 )通过下支撑环(8 )与下密封环(9 )共同作用固定在下支撑环(8 )外表面,定子铁芯模型(5 )通过下端盖(10 )、下螺栓组件(13 )固定在下端盖(10 )上,上支撑环(4)通过其自己的中心孔套在支撑筒(6)上,上端盖(2)、支撑筒(6)通过上螺栓组件(I)与定子铁芯模型(5)连接; 所述组件台架在台面中间开有中心孔,液压管路排油管(18)和注油管(19)穿过此孔而安装到支撑筒(6)内壁的排油口( 17)和注油口( 16)上,台面上方设有用来盛放泄压后拆卸设备时残留在设备中的液压油的油槽(11);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排油管(18)、注油管(19)、液压阀块(20)及液压泵; 所述控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玮刘华汉许枭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