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4736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31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安装夹具的螺孔(1),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中心,在检具座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第一检验棒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且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此为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动力头内先安装水平的第二检验棒(7),调整动力头使第二检验棒与第一检验棒同轴,找正该工位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以此类推,分别找正每个工位上第一检验棒和第二检验棒的正向和侧向,即可找正所有工位的动力头位置,检测并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的同轴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加工
,主要是进行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直线往复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工件加工时的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没有可靠的办法,通常是采用间接测量法,即分别测量加工工件的理论孔至圆转台台面、动力头主轴至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看其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若超差就调整动力头安装垫板。对于单一加工工位的机床而言,这一方法基本凑效。但对于多工位机床而言,由于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轮流匹配使用,要靠调整垫板来满足多组夹具与动力头的同轴,调整复杂且难度大,工件的加工精度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动力头主轴中心线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检测,且方便快捷、检测精度高的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如下: ①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将用于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1),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2);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3)中心,在检具座(4)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5)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5)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内先安装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确定动力头主轴与理论加工孔同轴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①先在直线往复或圆转台式多工位机床的圆转台(3)台面上加工出每个工位的夹具安装螺孔(1),用于安装每个工位的夹具(2);在环绕圆转台的不同工位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不同加工刀具的动力头(8);将用于检测的检具座(4)安装在圆转台(3)中心,在检具座(4)上安装与圆转台台面平行的圆柱形第一检验棒(5),可随圆转台转动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检验棒(5)的中心线初始位置处于圆转台的分度零位线,第一检验棒(5)与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圆转台台面的距离,由此确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论加工位置;在圆转台旁安装加工刀具的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忠高健姜贵中吴学云黄知洋施庆华万永丽王昆尹正忠高发荣张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