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U形钢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巷道支护中使用的U形钢普遍为热轧状态,未经热处理直接压制成型,热轧状态的U形钢支架强度低、钢材的性能潜力未能发挥出来,U形钢在使用中受巷道内各种载荷的作用,使部分支架出现失稳破坏的现象,表现为弯曲、断裂、局部起褶等。日积月累,变形的U形钢支架堆积如山,煤矿生产成本很高。其中有些支架损坏程度不大,如果能通过一些办法,消除其局部缺陷,可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国内部分煤矿尝试采用模压原理对U形钢支架进行成型修复,该方法修复精度低,效率低,受模具形状的局限性、还会使U形钢出现不可控的缺陷,而且无法解决截面尺寸变化而产生的危险断面及应力集中等难题,修复后的U形钢支架达不到新品标准,不能满足重复利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损坏程度小的U形钢支架先经过热处理,再经过整形机整形修复,使修复后的U形钢支架达到不低于新品的性能,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包括加热区 ...
【技术保护点】
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区、淬火区、整形区和下料区,加热区依次和淬火区、整形区、下料区相连接,U形钢支架在通过加热区和淬火区后实现热处理;所述加热区包括装钢机、入炉辊道、加热炉和出炉辊道,入炉辊道、加热炉和出炉辊道依次相连,入炉辊道旁设有装钢机;所述淬火区包括光电开关一、淬火辊道、夹持装置和喷水管路,光电开关一成对设置在淬火区的出钢侧,夹持装置设置在淬火辊道之间,喷水管路在U形钢支架两侧分别设有三个以上的喷嘴;所述整形区包括机前辊道、机前夹送辊、七辊整形机和机后辊道,机前辊道依次与机前夹送辊、七辊整形机、机后辊道相连接;所述下料区包括运输辊道、光电开 ...
【技术特征摘要】
1.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区、淬火区、整形区和下料区,加热区依次和淬火区、整形区、下料区相连接,U形钢支架在通过加热区和淬火区后实现热处理; 所述加热区包括装钢机、入炉辊道、加热炉和出炉辊道,入炉辊道、加热炉和出炉辊道依次相连,入炉辊道旁设有装钢机; 所述淬火区包括光电开关一、淬火辊道、夹持装置和喷水管路,光电开关一成对设置在淬火区的出钢侧,夹持装置设置在淬火辊道之间,喷水管路在U形钢支架两侧分别设有三个以上的喷嘴; 所述整形区包括机前辊道、机前夹送辊、七辊整形机和机后辊道,机前辊道依次与机前夹送辊、七辊整形机、机后辊道相连接; 所述下料区包括运输辊道、光电开关ニ、固定挡板和链式移钢机,运输辊道尾端设有固定挡板,链式移钢机设在运输辊道旁侧,运输辊道与链式移钢机连接处成对设有光电开关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七辊整形机包括整形机底座、外弧辊座、内弧辊座、外弧辊、内弧辊、U形钢支架、外弧压轮和内弧压轮,整形机底座上对应整形弧线外侧设有外弧辊座、内侧设有内弧辊座,外弧辊座上弧形排列四个外弧辊,四个外弧辊中心线所在弧段与整形弧线同心,相邻外弧辊夹角为20°,内弧辊座上弧形排列三个内弧辊,三个内弧辊中心线所在弧段也与整形弧线同心,相邻内弧辊夹角也为20°,外弧辊与内弧辊交错设置,外弧辊上设有外弧压轮,内弧辊上设有内弧压轮,外弧压轮与内弧压轮之间缝隙与U形钢支架截面轮廓相一致,外弧辊和内弧辊顶部均设有液压马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用U形钢支架修复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辊包括内弧压轮、压轮轴、上压轮套、圆锥滚子轴承、调心轴承和下压轮套,内弧压轮设于压轮轴中段,压轮轴上端与上压轮套之间设有圆锥滚子轴承,压轮轴下端与下压轮套之间设有调心轴承,上压轮套与下压轮套分别与内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晨宝虹,史金彪,王大维,郭平,张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