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动力轴中,特别是在超临界轴中动态吸震的方法,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吸震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839061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对于动力轴可提供足够的吸震,同时在前轴承保持刚性,以便不妥协驱动齿轮的动力齿的啮合。为此,设置与附加啮合的下游减震器成一直线的可压缩动态吸震。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在动力轴中动态吸震的组件,包括上游(12)和下游(14)轴承,所述轴承具有安装在两个壳体(32,24)上动力滚柱(12r,14r),并在侧面与一减速齿啮合(15)相接合。所述下游轴承(14)与至少一个附加滚柱轴承(20,20r)相连,所述附加滚柱轴承与一可压缩减震器(26)相连,以形成一下游减震器(20,26),所述下游减震器相对于与所述齿啮合(15)相对的所述下游轴承(12)轴向偏移。两下游轴承(12,14)均可通过一安装在共用壳体(34)上的柔性框架(24)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动力传送轴,特别是涡轮引擎中的超临界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特别是在超临界轴中动态吸震的方法,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吸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在超临界轴中动态吸震的方法,以及能够实现此方法的吸震结构。
技术介绍
动力旋转轴,特别是涡轮轴引擎,具有可超过它们的偏转的第一临界速度的额定运转范围。通过定义,超临界轴的运转范围总是超过它们的第一临界速度。在共振时,其发生在越过临界速度的时候,动力轴经历超载现象,其扩大由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变形和应变。 一给定轴(典型具有前轴承和后轴承)的结构的模态分析,使得可计算所述临界速度、模态分析的形状以及驱动轴的部件前、后轴承和连接这些轴承的轴之间的应变能的分布的值。给定超临界轴的一示范性的模态分析提供等于15000rpm的第一临界速度的值,该值为额定速度的70%,前轴承上分配的应变能等于10%,后轴承上分配的应变能等于30 %,该轴上分配的应变能等于60 %。为了吸收显著与超临界轴的使用有关的放大的应力,具有油膜(也称作“挤压膜”)的吸震轴承,使得可限制在超过临界速度时所造成的超载的幅度。然而,这些轴可具有动力齿系统,其通常是当该动力轴的旋转速度较高时在具有用于航空领域中的减速器的涡轮轴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卡佐西尔万·皮埃尔·沃蒂
申请(专利权)人:涡轮梅坎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