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CrMo9-10钢的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463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CrMo9-10钢的焊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将焊接坡口加工为X型坡口,用铣边机将待焊件进行铣削加工,坡口角度为70°,对所述坡口及其内外壁两侧25mm范围内进行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步骤S2:用混合气保护焊方式对待焊件进行定位层的焊接;步骤S3:用混合气保护焊方式对待焊件进行打底层的焊接;步骤S4:用双丝埋弧焊的方式对待焊件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步骤S5:将焊件进行回火消应力处理,回火温度为680~730℃。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下焊接的焊接接头具备与母材基本相同的高温持久强度、蠕变极限、物理性能、抗氢性、抗氧化性和抗脆断性,同时又能有效防止冷裂和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该钢材焊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方法,特别涉及ー种应用于。
技术介绍
随着热电站エ业、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应用于较高温度(350°C 600°C)的容器、管道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管道使用的材料如Q345B、L360MB等钢材,由于其没有足够的热强性(高温持久強度或蠕变强度)及足够的坑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已经不能胜任热电站等使用温度较高的工程或部位。而在使用热强钢焊接生产时,多合金化的热强钢具有较大的冷裂倾向。为避免冷裂,传统的焊接多用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单丝埋弧焊。这些焊接方式生产效率低。这样,对于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热强钢而言,高生产率的多丝埋弧焊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EN 10028-2 10CrMo9_10系欧洲标准的钢种,它通过加入Mo、Mn、Cr等元素实现固溶強化,提高了蠕变抗カ和持久強度,同时提高了抗氧化性;通过加入V、T1、Nb等元素,形成高温时稳定细小的碳化物,分布在晶粒的滑移面上,阻碍位错运动,实现高温強化;通过减少钢中的有害半生元素S、P,实现净化晶界,提高晶界强度;通过正火处理使晶粒均匀分布,适中的晶粒度,減少高温时的晶界面积。其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如下:

【技术保护点】
一种10CrMo9?10钢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将焊接坡口加工为X型坡口,用铣边机将待焊件进行铣削加工,坡口角度为70°,对所述坡口及其内外壁两侧25mm范围内进行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步骤S2:用混合气保护焊方式对待焊件进行定位层的焊接;步骤S3:用混合气保护焊方式对待焊件进行打底层的焊接;步骤S4:用双丝埋弧焊的方式对待焊件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步骤S5:将焊件进行回火消应力处理,回火温度为680~7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CrMo9-10钢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将焊接坡ロ加工为X型坡ロ,用铣边机将待焊件进行铣削加工,坡ロ角度为70°,对所述坡ロ及其内外壁两侧25mm范围内进行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步骤S2:用混合气保护焊方式对待焊件进行定位层的焊接; 步骤S3:用混合气保护焊方式对待焊件进行打底层的焊接; 步骤S4:用双丝埋弧焊的方式对待焊件进行填充层和盖面层的焊接; 步骤S5:将焊件进行回火消应カ处理,回火温度为680 730°C。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认坡ロ错边量<1.5mm,焊接部位及其边缘25_范围内无缺陷。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待焊件的钝边厚度为3mm,外坡ロ的竖直高度为待焊件总厚度的二分之一。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使用Ar、CO2混合气体进行保护焊焊接。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焊接材料与正式施焊时相同,焊接电流比正常焊接时的电流大20 40A,焊缝长度大于55mm,焊缝宽度、厚度均匀。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焊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200 240°C,预热宽度为焊件壁厚的4.5倍以上且不小于150mm。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使用Ar、CO2混合气体进行保护焊焊接,焊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200 240°C,预热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奎韦再生陈斌李友胜冯清振梁启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月月潮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