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建军专利>正文

减振排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090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排气鞋底。该鞋底包括减振排气鞋底,包括鞋底体。鞋底体前部对应脚掌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鞋底体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二弹性空心柱体,所述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大于第二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鞋底体后部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引导槽相通的气流分流腔,气流分流腔上设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鞋内干爽和舒适,及重量轻的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排气鞋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鞋底主要是以橡胶材料主。在使用过程,由于不具有排气功能,脚一旦出汗后就会产生异味;另外,在脚掌处的鞋底上由于比较平滑,没有防滑的功能,长时间使用后,脚会感到酸痛,很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排气鞋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减振排气鞋底,包括鞋底体。其中,鞋底体前部对应脚掌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鞋底体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二弹性空心柱体,第一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大于第二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鞋底体后部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引导槽相通的气流分流腔,气流分流腔上设有排气孔。由此,第一弹性空心柱体和第二弹性空心柱体受到脚板的压力,气体可以从第一弹性空心柱体和第二弹性空心柱体的两侧往脚后跟的方向流动,最终排气,实现鞋内干爽的效果。另外,在第一弹性空心柱体和第二弹性空心柱体的按摩作用下,保证脚掌长时间的使用后,仍然感觉舒适。鞋底体采用橡胶和EVA材料制成,实现制造的鞋具有很轻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空心柱体是第一空心圆柱或者第一空心方柱或者其他形状;第二弹性空心柱体是第二空心圆柱或者第二空心方柱或者其他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流分流腔包括在对应脚后跟的位置鞋底体后部上设有的空腔和在空腔内设有分流气流的分流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流体是方形体或者圆形或者“井”字形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减振排气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减振排气鞋底,包括鞋底体1,鞋底体I采用橡胶和EVA材料制成,实现制造的鞋具有很轻的效果。鞋底体I前部对应脚掌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2,鞋底体I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二弹性空心柱体3,第一弹性空心柱体2的体积大于第二弹性空心柱体3的体积。鞋底体I后部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引导槽相通的气流分流腔5,气流分流腔5上设有排气孔6。第一弹性空心柱体2是第一空心圆柱或者第一空心方柱或者其他形状,第二弹性空心柱体3是第二空心圆柱或者第二空心方柱或者其他形状。气流分流腔5包括在对应脚后跟的位置鞋底体I后部上设有的空腔和在空腔内设有分流气流的分流体4。鞋底内的气体的气流在鞋底内的气体从第一弹性空心柱体2和第二弹性空心柱体3的两侧往脚后跟的方向流动,经过引气流分流腔5的引导和作用下,最后气流汇集到气流分流腔5的排气孔6处并排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减振排气鞋底,包括鞋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体前部对应脚掌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所述的鞋底体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二弹性空心柱体;所述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大于第二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所述的鞋底体后部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引导槽相通的气流分流腔,所述的气流分流腔上设有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减振排气鞋底,包括鞋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体前部对应脚掌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所述的鞋底体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列有规则的第二弹性空心柱体;所述的第一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大于第二弹性空心柱体的体积;所述的鞋底体后部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引导槽相通的气流分流腔,所述的气流分流腔上设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汪建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