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和连接装置、连接方法、布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000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连接于电线的导体的端子顺畅地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端子插入孔中的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和连接装置、连接方法、布线。在将包覆树脂(7)包覆于用于构成布线(1)的电线(2)的导体(3)与端子(5)的连接部分(6)时,对插入到连接器外壳(8)的端子插入孔(9)中的部分的绝缘体(4)进行缩径加工,将包覆在该绝缘体(4)上的包覆树脂(7)的外径形成得小于端子插入孔(9)的内径。因而,在将端子(5)插入到连接器外壳(8)的端子插入孔(9)中时,包覆在电线(2)的导体(3)与端子(5)的连接部分(6)的包覆树脂(7)的外周面不会与端子插入孔(9)的入口侧周围边缘抵接,能够将端子(5)顺畅地插入到连接器外壳(8)的端子插入孔(9)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止在电线的导体与端子的连接部分产生腐蚀的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和连接装置、连接方法、布线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防止上述的电线的导体与该导体所连接的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腐蚀的(下面称为防腐蚀)的方法,提出有例如包覆电线的末端连接部的防水处理方法和防水处理装置(参照专利文献I)。进行详细描述,专利文献I的方法和装置如下所述:将包覆电线的导体与端子夹具所连接的末端连接部放置在成型模具的模腔内,用弹性堵塞板将模腔的包覆电线向外部引出的一侧部开口堵塞后,向模腔内射出已熔融的模塑树脂,利用模塑树脂包覆末端连接部。但是,上述的模塑树脂也包覆在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上,因此,包覆在绝缘包覆上的模塑树脂的外径变大(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3)。因而,在使用上述的方法和装置并将模塑树脂57包覆于例如像图6所示的布线51的包覆电线52与端子夹具55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情况下,包覆在被插入到连接器外壳58的端子插入孔59中的部分的绝缘包覆54上的模塑树脂57的外径大于端子插入孔59的内径。因此,将连接于布线51的包覆电线52的端子夹具55插入到连接器外壳58的端子插入孔59中时,包覆在包覆电线52的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30 JP 2010-2222151.一种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该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是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端子插入孔中的端子压接于将包覆在电线的端部的绝缘体剥离而露出的导体而形成的,其中,包覆在连接部分的包覆树脂形成为容许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外壳的端子插入孔中的厚度,该连接部分包括导体露出部、绝缘体包覆部和导体压接部,所述导体露出部为在所述电线的端部露出的导体部分,所述绝缘体包覆部为与所述导体露出部相邻的由绝缘体所包覆的部分,所述导体压接部为端子的与所述导体连接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其中,包覆在所述电线的端部的绝缘体的插入到比所述端子插入孔的入口附近更靠近内侧的部分被剥离,插入到该端子插入孔的入口附近的所述绝缘体包覆部的绝缘体加工成为薄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其中,包覆在所述电线的端部的绝缘体的插入到所述端子插入孔的部分加工成为薄壁,除了插入到该端子插入孔的入口附近的所述绝缘体包覆部之外,插入到比该端子插入孔的入口附近更靠近内侧的位置的部分的绝缘体被剥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与端子的连接结构,其中,包覆在所述电线的端部的绝缘体被剥离以使得所述导体露出直到比所述端子插入孔的入口附近更靠近外侧的位置的长度。5.一种布线,该布线包括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的电线。6.一种电线与端子的连接装置,该电线与端子的连接装置用于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端子插入孔中的端子压接于将包覆在电线的端部的绝缘体剥离而露出的导体而将电线和端子连接起来,其中,该电线与端子的连接装置包括:绝缘体剥离部件,该绝缘体剥离部件用于将包覆在所述电线的端部的绝缘体剥离;端子压接部件,该端子压接部件用于将端子压接于通过剥离所述绝缘体而露出的导体;树脂包覆部件,该树脂包覆部件用于将包覆树脂以容许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外壳的端子插入孔中的厚度包覆在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包括导体露出部、绝缘体包覆部和导体压接部,所述导体露出部为在所述电线的端部露出的导体部分,所述绝缘体包覆部为与所述导体露出部相邻的由绝缘体所包覆的部分,所述导体压接部为端子的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村幸大高村聡岳田胜则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