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浆化工序(A),将含有铁的原料、及含有锶的原料浆化;造粒工序(B),在浆化工序后,对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造粒;焙烧工序(C),在规定温度下对通过造粒工序造粒后的粉状物进行焙烧,形成磁相。这里,在浆化工序中,对含有铁的原料进行浆化,使含有铁的原料的体积粒径D50为1.0~4.0μm,使含有铁的原料的体积粒径D90为2.5~7.0μm;并对含有锶的原料进行浆化,如果设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所含的锶的含量为y,使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以下有时也简称为“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以下有时也简称为“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以下有时也简称为“显影剂”),尤其涉及复印机或MFP (多功能打印机,Multifunctional Printer)等中使用的电子照相显影剂所具备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制备方法、电子照相显影剂所具备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技术介绍
在复印机或MFP等中,作为电子照相中的干式显影方式,有仅把色粉作为显影剂成分的单组分类显影剂和把色粉及载体作为显影剂成分的双组份类显影剂。在任意一种显影方式中,都向感光体供给带有规定电荷量的色粉。并且,通过色粉使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将其转印在纸上。其后,使由色粉得到的可视图像定影在纸上,得到所希望的图像。这里简单地说明双组份类显影剂中的显影。在显影器内,收纳规定量的色粉以及规定量的载体。在显影器内具有在周向上交替设置多个S极和N极的可转动磁辊以及在显影器内搅拌混合色粉和载体的搅拌辊。通过磁辊携持由磁粉构成的载体。利用该磁辊的磁力,形成由载体粒子组成的直链状的磁刷。在载体粒子的表面上,通过由搅拌引起的摩擦带电附着多个色粉粒子。通过磁辊的旋转,使该磁刷接触感光体,向感光体的表面供给色粉。在双组份类显影剂中如上进行显影。关于色粉,通过向纸上定影,逐渐消耗显影器内的色粉,因此从安装在显影器上的色粉料斗随时向显影器内供给相当于消耗量的新的色粉。另一方面,关于载体,没有因显像带来的消耗,可以一直使用直至达到其寿命。作为双组份类显影剂的构成材料的载体,要求具有通过由搅拌引起的摩擦带电使色粉有`效带电的色粉带电功能和绝缘性、向感光体适当输送并供给色粉的色粉输送能力等各种功能。例如,从提高色粉带电能力的观点来看,要求载体电阻率(下面有时也简称为阻率)合适,另外,要求绝缘性合适。近来,上述载体由其核即构成成为核部分的载体芯材,和覆盖在该载体芯材表面而设置的涂布树脂构成。关于载体芯材或载体的技术,已经在日本特开2006-337828号公报(专利文献I)及日本特开2011-819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782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1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关于载体芯材,期望其电特性良好,具体地,例如,载体芯材自身的带电量高或具有高绝缘击穿电压,并且如上所述,载体芯材自身也具有优异的电阻率。特别是近来,强烈具有希望载体芯材自身的带电性能,具体为提高载体芯材带电量的倾向。如上所述,载体芯材大多在其表面上覆盖涂布树脂而使用。这里,也有因在显影器内搅拌产生的应力等,部分涂布树脂被剥离,露出载体芯材的表面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求因载体芯材自身露出的表面与色粉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带电能力强。当然优选磁特性等其他性能也良好的载体芯材。这里,从高画质化的观点考虑,近年来一直进行色粉粒子的小粒径化。随着色粉的小粒径化,载体粒子的小粒径化,进一步进行载体芯材的小粒径化。这种情况下,随着载体芯材的小粒径化,有时产生新的问题。一般地,如下制备载体芯材,即混合原料并进行造粒,焙烧其造粒粉,使铁氧体化和结晶生长。这里,为了得到小粒径化的载体芯材,具有增大载体芯材的表面状态的差异的倾向。具体地,具有与小粒径化的载体芯材的粒径相比,生长的粒子表面的晶体大小,即所谓的生长的粒子表面的晶体尺寸散乱,具有在粒子表面容易产生粗大结晶的倾向。关于这样的表面状态差异大的载体芯材,所谓的表面性能差,与在之后的工序中覆盖的涂布树脂之间的粘结性差,结果,基于这样的载体芯材制备的载体、乃至显影剂的寿命缩短。这里,专利文献I公开了表面通过槽或骨架以边长为IOym的正方形分割成2 50个区域,并以锰铁氧体为主要成分的电子照相用铁氧体载体芯材。另外,专利文献I还记载了使用在该铁氧体载体芯材上覆盖树脂的铁氧体载体的电子照相用显影剂,带电起始速度增加,具有经时稳定的带电量。但是,关于小粒径化的载体芯材,具体如体积平均粒径为25 y m左右的载体芯材,在载体芯材的表面性能方面,即使使晶体尺寸在规定的范围内,也有构成载体芯材的粒子内部的空孔增多,或载体芯材的粒子强度降低等问题。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载体芯材,其规定由压汞法得到的载体芯材的浸入细孔容积值与浸出细孔容积值的比为0. 2 0. 8。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即使在经时使用时,显影器内的流动性也不变,在图像上不会产生左右显影不均匀的现象,即使在某种程度的树脂覆盖量下也有一定的暴漏点,能够防止带电量上升,带电量变化小,能够防止图像浓度下降。但是,关于浸出细孔容积值,也有不依存于细孔的数量,而是依存于细孔形状的情况,有时以上述比值进行规定不够充分。尤其在小粒径的载体芯材中,有很多不能说是表面上具有一定细孔的情况,仅规定这样的比值,从强度等观点考虑,有时会产生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能够制备在可实现小粒径化的同时,粒子表面的晶体尺寸合适并可实现高强度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在可实现小粒径化的同时,粒子表面的晶体尺寸合适,并可实现高强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其在可实现小粒径化的同时,可实现高强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其能够形成良好画质的图像。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等认为,首先,为了实现载体芯材的小粒径化,需要实现载体芯材的原料小粒径化。并认为,如果使用体积粒径D5tl的值小的原料,可实现载体芯材的小粒径化,同时能够控制载体芯材的表面性,即抑制焙烧时晶体的生长,并能够使粒子表面的晶体尺寸合适。但是,得到如下发现,仅减小原料的体积粒径D5tl的值,在焙烧工序中烧结的速度显著增加,难以控制载体芯材的粒子内部及粒子表面的烧结。另一方面,还得到如下发现,如果使用体积粒径D5tl的值大的原料,不仅难以实现小粒径化,并且在造粒粉的状态下每个粒子的原料填充率减小,结果,在载体芯材的粒子上产生较大的孔,即空孔部分。进一步地,还根据现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能否使用阻碍烧结的添加剂来控制烧结状态。但是,却发现添加剂使载体芯材的带电性能变差。因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关注原料的体积粒径D5tl的值,还关注原料的粗大粒子,以至于考虑能否通过还规定原料的体积粒径D9tl的值,来抑制孔的产生,控制焙烧工序中的烧结。进一步地,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等为了不损害载体芯材的基本物性,缓慢进行铁氧体化的反应和烧结,以至于考虑添加微量的锶(Sr)。S卩,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是含有铁及锶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浆化工序,将含有铁的原料及含有锶的原料浆化;造粒工序,在浆化工序后,对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造粒;以及焙烧工序,在规定温度下焙烧由造粒工序造粒后的粉状物,形成磁相。这里,浆化工序对含有铁的原料浆化,使含有铁的原料的体积粒径D5tl为1.0 4.0 μ m,使含有铁的原料的体积粒径D9tl为2.5 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31 JP 2011-0802631.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是含有铁及锶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浆化工序,将含有铁的原料及含有锶的原料浆化; 造粒工序,在所述浆化工序后,对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造粒;以及 焙烧工序,在规定温度下焙烧通过所述造粒工序造粒后的粉状物,形成磁相; 所述浆化工序对所述含有铁的原料浆化,使含有铁的原料的体积粒径D5tl为1.0 4.0 um,使含有铁的原料的体积粒径D9tl为2.5 7.0 ii m ;并对含有锶的原料进行浆化,使得当设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所含有的所述锶的含量为I时,0〈y ( 5000pp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化工序预先对含有铁的原料进行煅烧并使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工序,使焙烧温度在1050 1180°C的范围内,使达到焙烧温度起的保持时间在0.5 10小时的范围内,进行焙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工序,调整氧浓度为10_7%以上3%以下,进行焙烧。5.一种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是含有铁及锶为核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 当设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芯材所含有的所述锶的含量为I时,则0〈y ( 5000ppm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内岳志,饭田智英,
申请(专利权)人: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和铁粉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