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涉及构成该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用于相对于车体支承转向柱的支承托架。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对机动车的转向轮(通常是前车轮)赋予转向角的转向装置,普及有将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来实现转向力降低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图14示出了日本特开2011 - 131682号公报等所记载的以往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一例。在该结构中,将方向盘I的旋转传递给转向齿轮单元2的输入轴3,随着该输入轴3的旋转推拉左右一对的转向横拉杆4,来对转向轮赋予转向角。方向盘I支承固定于转向轴5的后端部,该转向轴5在沿轴向插通了圆筒状的转向柱6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转向柱6。另外,转向轴5的前端部经由万向接头7a与中间轴8的后端部连接,该中间轴8的前端部经由另外的万向接头7b与输入轴3连接。另外,所说的前后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是指向车体安装的状态下的车体的前后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所说的关于宽度方向的左右是指关于车辆在前进状态下的行驶方向的左右。转向柱6的前端部与构成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壳体9连接。在该壳体9内收纳有转矩检测器、蜗杆减速器等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的构成部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8.23 JP 2011-181261;2012.05.21 JP 2012-115711.一种支承托架,该支承托架是转向柱支承用的支承托架,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一体地制作成左右非对称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部,该基板部沿宽度方向设在后端部; 左右一对的后部安装板部,该后部安装板部设在该基板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 第一伸出部以及第二伸出部,该第一伸出部以及第二伸出部从上述后部安装板部的前端缘分别向前方伸出; 第一侧板部,该第一侧板部从第一伸出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缘向上方弯折; 第二侧板部,该第二侧板部从第二伸出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缘向上方弯折; 第一前部安装板部,该第一前部安装板部以从第一侧板部的上端缘朝宽度方向外方弯折的状态设置;以及 第二前部安装板部,该第二前部安装板部以从第二侧板部的上端缘朝宽度方向外方弯折的状态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加强板部,该第一加 强板部从第一前部安装板部的前端缘向前下方伸出,并具有经由弯折部与第一前部安装板部的前端缘连续的后端缘、和经由弯折部与第一侧板部的上端缘连续的宽度方向端缘;以及 第二加强板部,该第二加强板部从第二前部安装板部的后端缘向后下方伸出,并具有经由弯折部与第二前部安装板部的后端缘连续的前端缘、和经由弯折部与第二侧板部的上端缘连续的宽度方向端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托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侧板部以及第二侧板部各自的前端部设有用于支承枢轴的圆孔,该枢轴用于支承上述转向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二侧板部的前端部朝宽度方向内方偏置,第一侧板部与第二侧板部的前端部的间隔比第一侧板部与第二侧板部的中间部以及后部的间隔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托架,其特征在于,第二侧板部的前端部与第二侧板部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经由倾斜板部连续,在上述第二侧板部的中间部与倾斜板部相连续的弯折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有关于弯折方向朝内方突出的加强肋。6.一种支承托架的制造方法,该支承托架的制造方法是如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