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862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15
在车辆电池安装结构中,支架体(58)的每个侧壁(58B)具有从基部(58C)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朝着扁平壁(58A)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倾斜延伸的载荷接收部分(58D)。载荷接收部分(58D)定位在后壁(46)和中间梁(22)之间。因而,当中间梁(22)在后碰撞等过程中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移动时,中间梁(22)的前壁(22A)撞击载荷接收部分(58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2001-138753 (JP-A-2001_138753)、No· 2009-835979(JP-A-2009-83597)和 No. 07-156826 (JP-A-07-156826)各描述了其中电池安装在车辆地板下方的电池安装结构。同时,在电池安装在车辆中靠近连接梁(中间梁,经由该连接梁,左右后悬架连接到彼此)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例如,当另一车辆等追尾车辆(后碰撞)时,冲击会使连接梁朝着车辆的前方移动,然后侵入支撑电池的电池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使连接梁侵入电池框架的可能性最小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车辆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电池框架,其布置在连接梁的车辆纵向方向前侧并将电池支撑在所述车辆的地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梁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一对后悬架经由所述连接梁连接到彼此;后壁,其设置在所述电池框架处,并沿着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布置在所述电池和所述连接梁之间;以及载荷接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后壁处,布置在所述后壁和所述连接梁之间,并附接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要附接到车身的载荷接收部分设置在电池框架的后壁。载荷接收部分布置在连接梁和电池之间。因而,例如,当在后碰撞等过程中连接梁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移动,并撞击载荷接收部分时,连接梁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的移动,即连接梁在朝着电池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根据此结构,例如,由于载荷接收部分的刚性高于连接梁的刚性,当连接梁撞击载荷接收部分时,连接梁变形,由此吸收冲击能量。因而,经由载荷接收部分和电池框架传递至Ij电池的冲击载荷降低。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是,从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的外侧观察,所述载荷接收部分倾斜,使得所述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定位在所述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纵向方向后侧上。根据此结构,由于从车辆的横向方向的外侧观察,载荷接收部分倾斜,使得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定位在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纵向方向后侧上,当连接梁撞击载荷接收部分时,连接梁朝着车辆竖直方向上侧的移动以及连接梁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的移动受到限制。这使连接梁直接碰撞载荷接收部分(例如,地板面板、车辆框架)的车辆竖直方向上侧上存在的部件、组件等的可能性最小化。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是,从车辆的横向方向的外侧观察,连接梁具有在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具有开口的倒V形开口横截面,并且载荷接收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在更靠近载荷接收部分的一侧的连接梁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根据此结构,当连接梁在后碰撞等的过程中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移动时,连接梁的载荷接收部分侧端部在连接梁的倒V形状的顶部处的弯曲部撞击之前撞击载荷接收部分。因而,连接梁的载荷接收部分侧围绕弯曲部分枢转地变形,使得倒V形底部处的开口变窄,并且因而,更大的力矩作用在连接梁上。这样,连接梁的变形效率更高,并且因而,连接梁能更通过变形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是,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位于所述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上侧。根据此结构,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定位在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上侧上,即,载荷接收部分布置在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的车辆纵向方向前侧上。如果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部分定位在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下侧上,例如,连接梁在撞击载荷接收部分之后会可能移动超过载荷接收部分,并且撞击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侧存在的部件、组件等(例如,地板面板、车辆框架)。此外,在后碰撞等过程中,连接梁会可能朝着车辆的对角线上侧以及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移动。在此情况下,连接梁更可能移动超过载荷接收部分。另一方面,根据以上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定位在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上侧上,并且这使连接梁移动超过载荷接收部分的可能性最小,并且因而,使得连接梁直接碰撞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侧上存在的部件、组件等的可能性最小。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是,载荷接收部分的下端位于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下侧。根据此结构,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位于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下侧上,即,载荷接收部分布置在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纵向方向前侧上。如果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定位在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上侧上,例如,连接梁在撞击载荷接收部分之后会可能撞击通过载荷接收部分的下侧,然后撞击后壁。此外,在后碰撞等过程中,连接梁会可能朝着车辆的对角线下侧以及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移动。在此情况下,连接梁更可能撞击通过载荷接收部分的下侧。另一方面,根据以上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定位在连接梁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并且这使连接梁撞击通过载荷接收部分的下侧的可能性最小,并且因而使连接梁撞击后壁的可能性最小。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是,后壁具有突起部分,所述突起部分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后侧突起并形成为使得在所述电池和所述突起部分之间限定空间。根据此结构,由于布置在电池和连接梁之间并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后壁例如具有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后侧突起的突起部分,连接梁在后碰撞等过程中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移动,并撞击突起部分,由此,连接梁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的移动,即,连接梁在朝着电池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此外,由于如上所述载荷接收部分设置在电池框架处,连接梁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的移动受到载荷接收部分和突起部分的限制,这使连接梁侵入电池框架的可能性最小。根据此结构,由于突起部分的刚性低于连接梁的刚性,当连接梁撞击突起部分时,突起部分变形(例如,压碎),并因而吸收冲击能量。此外,突起部分和电池之间限定的空间能用作用于突起部分的变形的空间,这使当突起部分变形时突起部分碰撞电池的可能性最小。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是,使得突起部分相比于载荷接收部分进一步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后侧突起。根据此结构,由于突起部分比载荷接收部分进一步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后侧进一步突起,连接梁在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移动时相比如果突起部分定位在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纵向方向前侧更可能在撞击载荷接收部分之前撞击突起部分。因而,由于连接梁撞击突起部分,然后撞击载荷接收部分,输入到突起部分中的冲击能量大于如果车辆电池安装结构适于使连接梁撞击载荷接收部分然后撞击突起部分要输入到突起部分中的冲击能量。因而,突起部分的变形量较大,因而,突起部分能铜鼓变形更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因而,经由突起部分、后壁等传递到电池的冲击能量能降低。此外,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连接梁在突起部分变形之后撞击载荷接收部分,并且这进一步限制连接梁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的移动。这样,连接梁朝着车辆纵向方向前侧的移动被突起部分和载荷接收部分限制,这使连接梁侵入电池框架的可能性最小。本专利技术该方面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可以是,突起部分设置在所述后壁的车辆横向方向中间部分处,并且所述载荷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突起部分在所述车辆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3 JP 2010-1983341.一种车辆电池安装装置,包括: 电池框架,其布置在连接梁的车辆纵向方向前侧并将电池支撑在所述车辆的地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梁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一对后悬架经由所述连接梁连接到彼此; 后壁,其设置在所述电池框架处,并沿着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布置在所述电池和所述连接梁之间;以及 载荷接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后壁处,布置在所述后壁和所述连接梁之间,并附接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从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的外侧观察,所述载荷接收部分倾斜,使得所述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上端定位在所述载荷接收部分的车辆竖直方向下端的车辆 纵向方向后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电池安装结构,其中: 从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的外侧观察,所述连接梁具有在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具有开口的倒V形开口横截面;并且 所述载荷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城冈正和广田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