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静电雾化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去除附着于座椅的臭味、抑制由于人的上车下车而被带入的变应原物质而在车辆中搭载静电雾化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静电雾化装置与空调管道相连接,将生成的纳米大小的带电微粒子水通过空调管道释放到车厢内。被释放到车厢内的带电微粒子水去除附着于座椅的臭味、抑制由于人的上车下车而被带入的变应原物质。但是,带电微粒子水与空调的送风合流而导致带电微粒子水的浓度变稀。因此,在仪表板处形成车厢导入口,通过连通管道将该车厢导入口与静电雾化装置连接。由此,来自静电雾化装置的带电微粒子水不通过空调管道而从设置在仪表板处的车厢导入口直接释放到车厢内。由此,带电微粒子水浓度不会变稀而被释放到车厢内,因此除臭、变应原物质的抑制效果不会降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36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6]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车辆布局的限制,有时必须将静电雾化装置设置在比为了向车厢内释放带电微粒子水而设置于仪表板的车厢导入口靠下方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当饮料水偶然地从位于仪表板的车厢导入口进入时,经过连通管道传送而流入到静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4 JP 2010-2135181.一种车辆用静电雾化系统,其具备: 静电雾化装置,其向被供给到放电部的液体施加高电压来生成带电微粒子水,并将该带电微粒子水从释放口释放出; 车厢导入口,其被设置于车厢内的仪表板,与空调装置的送风路径和该空调装置的吹出口区分开地进行设置;以及 连通管道,其将上述释放口与上述车厢导入口之间连结,用于将由上述静电雾化装置生成的上述带电微粒子水从上述车厢导入口释放到上述车厢内, 该车辆用静电雾化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管道包括: 第一弯曲部,其被设置在上述释放口至上述车厢导入口之间,在比上述车厢导入口靠下方的位置向下方弯曲;以及 第二弯曲部,其被设置在上述第一弯曲部至上述释放口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武志,须川晃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