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
,特别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组换热方面的新系统一一锂电池组均温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各种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源的仪器仪表及设备、器械等。
技术介绍
从协同场理论可知,锂电池组热量传递的优劣直接决定于锂电池组热量传递的效率,而锂电池组热量传递的效率不但与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有关,还与热量传递中温度场的均匀性密切相关,有效地保证传热过程温度场的均匀性,可以有效提高锂电池组传热效率,这对于当前锂电池组安全有效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以前经典传热理论分析,锂电池组传热过程研究大多集中在强化换热方面,大量锂电池组强化换热方法相继被提炼了出来,增大锂电池组换热面积、增大锂电池组对流换热系数、增大锂电池组冷热源的温差。实质上,所有这些研究大大提高的仅仅是强化锂电池组换热的数量,而忽略了强化锂电池组换热的质量。温度场协同理论的研究,实质上揭开了强化换热质量的篇章。强化换热的数量固然重要,强化换热的质量同样不容忽视。某些场合上,特别上随着节能减排需求的深入研究,强化换热的质量要求甚至更重于强化换热的数量要求。强化换热的数量要求仅仅体现了换热过程实现的可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箱体(1)、导热均温器(3)、静态扰流器(4)、动态扰流器(5)、均温控制器(6)、风道入口(7)、风道出口(8)、温度传感器(9)、风道(10);电池组(2)均布于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电池组箱体(1)内,电池组(2)中电池之间空隙形成风道(10),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箱体(1)两端外壁上设有风道入口(7)、风道出口(8),导热均温器(3)由优良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根据实际需求布置在电池组(2)之间;静态扰流器(4)由波浪状优良导热材料制成,安置在导热均温器(3)表面,布置在风道(10)内,起到扰动风道(10)内气流作用;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箱体(I)、导热均温器(3)、静态扰流器(4)、动态扰流器(5)、均温控制器(6)、风道入口(7)、风道出口(8)、温度传感器(9)、风道(10);电池组(2)均布于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电池组箱体(I)内,电池组(2)中电池之间空隙形成风道(10),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箱体(I)两端外壁上设有风道入口(7)、风道出口(8),导热均温器(3)由优良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根据实际需求布置在电池组(2)之间;静态扰流器(4)由波浪状优良导热材料制成,安置在导热均温器(3)表面,布置在风道(10)内,起到扰动风道(10)内气流作用;动态扰流器(5)起到增大风道内气流流速作用;均温控制器(6)布置在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箱体(I) 一侧;温度传感器(9)根据实际需求布置在电池组(2)之间,监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志,张铁柱,郑艺华,张纪鹏,张洪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