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其自身固有的优势,如便于携带、容量高、体积小等,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普遍采用各种碳材料作为负极,主要是石墨化碳和无定形碳,如天然石墨、改性石墨、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软碳(如焦炭)和一些硬碳等。但这类材料存在比容量低(如石墨理论容量372mAh.g—1)、易发生有机溶剂共嵌入等缺点,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开发替代碳材料的新型负极备受瞩目。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1、Sn、Sb、Al、Pb等能与锂电化学合金化的金属,其中硅因为具有最高理论比容量(4200mAh g4)、低嵌脱锂电位(0.02、.6V vs.Li+/Li)和丰富的资源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纯硅材料在高度嵌锂过程中存在非常显著的体积膨胀(>300%),电极材料会逐渐粉化,合金结构被破坏,硅粒子与导电网络之间发生分离,引起材料严重的形态变化,电极内阻增大,容量下降,循环性能变差,从而限制了硅基材料的大规模实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Si/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Si/C复合材料前驱体:将热解碳源溶于溶剂中,在分散剂存在的情况下,将硅源和石墨均匀分散在所述溶剂中形成混合液,使硅源与石墨及热解碳源结合,将所述的混合液蒸干,得固体前驱体;(2)高温热解制备Si/C复合材料:将经过步骤(1)所得到的前驱体干燥后,在保护性气氛中,经600~900℃高温热解后,随炉冷却得到Si/C复合材料;(3)极片低温热处理:将经过步骤(2)所得Si/C复合材料与导电剂和粘结剂均匀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调制成浆后,均匀涂覆在铜箔上,干燥后制备成负极片,在保护性气氛中,经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Si/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Si/C复合材料前驱体:将热解碳源溶于溶剂中,在分散剂存在的情况下,将硅源和石墨均匀分散在所述溶剂中形成混合液,使硅源与石墨及热解碳源结合,将所述的混合液蒸干,得固体前驱体; (2)高温热解制备Si/C复合材料:将经过步骤(I)所得到的前驱体干燥后,在保护性气氛中,经60(T900°C高温热解后,随炉冷却得到Si/C复合材料; (3)极片低温热处理:将经过步骤(2)所得Si/C复合材料与导电剂和粘结剂均匀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调制成浆后,均匀涂覆在铜箔上,干燥后制备成负极片,在保护性气氛中,经15(T350°C低温热处理后,随炉冷却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硅源经过刻蚀处理:将所述的硅源加入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9Γ3%的氟化氢水溶液中,并添加添加剂搅拌均匀,转入进行超声分散后,再经高速离心分离搜集硅源,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搜集到的硅源若干次,使得硅源从溶剂中彻底分离出来,经真空干燥后得刻蚀处理硅源;所述的添加剂包括硝酸银、硼氢化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 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源包括纳米硅粉、氧化硅粉以及二氧化硅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热解碳源包括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浙青、葡萄糖、柠檬酸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石墨为鳞片石墨、天然石墨、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兴,苏明如,郭华军,李新海,黄思林,甘雷,彭文杰,张云河,胡启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