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涉及,属于锂电池制作领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在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尤其随着未来电动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负极材料的天然石墨类材料具有储量丰富、较高的比容量,较低的电压平台,非常强的性价比等优点,但是直接使用存在严重的缺陷,如首次放电效率低,循环性能差、电解液选择性高等缺点,使石墨材料应用受到限制,需对石墨材料进行改性。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碳包覆法,一般采用在石墨外包覆一层无定形碳材料,形成核-壳型结构,这样,既可以保留石墨高容量和低电位平台等特征,又具有无定形碳材料与溶剂相容性好及大电流性能优良等特征。该方法的关键是在石墨外面形成完整的包覆层,否则就起不到阻止电解液和石墨接触的作用,一般采用在天然微晶石墨微粒表面包覆一层树脂碳形成核-壳结构,内部为天然微晶石墨,外部为1-2 Pm的酚醛树脂热解碳层,包覆处理可以降低天然微晶石墨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但是只包覆树脂类硬碳前驱体会使其与石墨材料的结合力不佳,另外,由于硬碳前驱体石墨化度较低会影响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基体和所述天然石墨基体表面包覆的硬碳层组成的核?壳结构以及采用修饰剂对所述核?壳结构进行修饰的二次修饰层;所述包覆物为热固性树脂经过热解形成的硬碳;所述热固性树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呋喃树脂中至少一种;所述的修饰剂为煤沥青、石油沥青中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基体和所述天然石墨基体表面包覆的硬碳层组成的核-壳结构以及采用修饰剂对所述核-壳结构进行修饰的二次修饰层;所述包覆物为热固性树脂经过热解形成的硬碳;所述热固性树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呋喃树脂中至少一种;所述的修饰剂为煤浙青、石油浙青中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石墨基体的平均粒径为4.0 15.0 ii m,粒度分布范围为O 80.0 ii 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呈球形化,晶面(002)的层间距为0.335 0.336nm,粒度范围为0.5 80.0 y m,比表面积为1.0 5.0m2/g。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材料的真实密度为1.70 2.40g/cm3,振实密度为0.7-1.3g/cm3,其炭C元素的含量为92.0-99.0%。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掺热固性树脂混合物:将热固性树脂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按质量比为1:1 I:10的比例混合,混合后加入天然石墨粉并搅拌2 4h,接着加入固化剂!1 3 P O 4并继续搅拌至均匀混合,然后加热此溶液以去除其中含有的有机溶剂,接着进行固化处理得到固化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雷,张亚媛,郭翠静,吕猛,胡博,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