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用密封件。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电容器作为一种高脉冲的能量存储装置,因其功率密度大、可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长,逐渐成为电池能源市场的主流,并被广泛应用于自动读表(AMR)装置、GPS/GSM/ARG0S相关系统、汽车装置、远程传感器、射频识别系统、紧急设备和军事领域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的性能,尤其是对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池密封性作为影响电池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是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重点。目前,锂离子电池电容器密封常利用玻璃或陶瓷密封金属材质的极柱和盖板,如在专利号为W09928982A1的世界专利中,公开的电池电容器的密封组件曾披露负极盖板与正极极柱之间采用玻璃进行密封和绝缘。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研究发现,这种密封方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不足:在电池电容器高脉冲、高电化学体系的环境下,玻璃或者陶瓷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和自放电现象,这将造成密封间隙出现,从而在内压的作用下使电解液在极柱端处泄漏,以致降低电池电容器的寿命;其次,玻璃和陶瓷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用密封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压环、盖板、绝缘垫片以及极耳压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与十字形的极柱,在所述上压环、盖板、极耳压环各设置有一个通孔且三个通孔的中心轴相同,所述密封胶与盖板的通孔及盖板上下表面为注塑一体结构,且密封胶设置有与盖板的通孔中心轴相同的通孔,所述极柱包括与所述密封胶上的通孔及所述上压环上的通孔相匹配的极柱大头,与极耳压环上的通孔相匹配的极柱小头,以及与极柱大头、极柱小头为一体结构的极柱横板,所述极柱大头贯穿于所述密封胶上的通孔以及所述上压环上的通孔,并与上压环铆接,所述极柱小头贯穿于极耳压环上的通孔并与极耳压环铆接,极柱横板与密封胶的底面贴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用密封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压环、盖板、绝缘垫片以及极耳压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与十字形的极柱,在所述上压环、盖板、极耳压环各设置有一个通孔且三个通孔的中心轴相同,所述密封胶与盖板的通孔及盖板上下表面为注塑一体结构,且密封胶设置有与盖板的通孔中心轴相同的通孔,所述极柱包括与所述密封胶上的通孔及所述上压环上的通孔相匹配的极柱大头,与极耳压环上的通孔相匹配的极柱小头,以及与极柱大头、极柱小头为一体结构的极柱横板,所述极柱大头贯穿于所述密封胶上的通孔以及所述上压环上的通孔,并与上压环铆接,所述极柱小头贯穿于极耳压环上的通孔并与极耳压环铆接,极柱横板与密封胶的底面贴附连接。2.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大头、极柱小头的端部均为冠状结构,且所述上压环的通孔外围设置有与极柱大头冠状结构相吻合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正中,王先文,邹友生,卜芳,袁中直,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