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涉及半导体器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高性能,高可靠性,低能耗设备需求的提高,对集成电路上器件特性变得愈发关注。石墨烯,这种由二维六角形碳晶格组成的材料,由于其突出的电学结构特性自2004年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 杰姆和克斯特亚 诺沃消洛夫发现得到后,即被当做制造高性能器件 的备选材料。现有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申请号为200810113596.0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专利,公开的方法是:首先制备催化剂,然后进行高温化学气相沉积,将带有催化剂的衬底放入无氧反应器中,使衬底达到500-1200°C,再通入含碳气源进行化学沉积而得到石墨烯,然后对石墨烯进行提纯,即使用酸处理或在低压、高温下蒸发,以除去催化齐U。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工艺复杂,需要专门去除催化剂,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2005年Geim研究组与Kim研究组发现,室温下石墨烯具有约22 X 105cm2 / V s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大约是商用硅片的10倍,并且受温度和掺杂效应的影响很小,这是石墨烯作为纳电子器件最突出的优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Ni膜退火的SiC衬底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对SiC样片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污染物;?(2)淀积SiO2:在清洗后的SiC样片表面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淀积一层0.4?1.2μm厚的SiO2,作为掩膜;?(3)光刻侧栅图形:按照侧栅石墨烯晶体管的侧栅极G、源极S、漏极D、导电沟道位置制作成光刻版;再在SiO2掩膜表面以旋涂一层丙烯酸树脂PMMA溶液并烘烤,使其与掩膜紧密结合在一起;再用电子束对PMMA层曝光,形成侧栅结构图形;使用缓冲氢氟酸对曝光后的SiO2掩膜层进行腐蚀,露出SiC,得到侧栅图形相同的窗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i膜退火的SiC衬底侧栅石墨烯晶体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对SiC样片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污染物; (2)淀积SiO2:在清洗后的SiC样片表面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淀积一层0.4-1.2 ii m厚的SiO2,作为掩膜; (3)光刻侧栅图形:按照侧栅石墨烯晶体管的侧栅极G、源极S、漏极D、导电沟道位置制作成光刻版;再在SiO2掩膜表面以旋涂一层丙烯酸树脂PMMA溶液并烘烤,使其与掩膜紧密结合在一起;再用电子束对PMMA层曝光,形成侧栅结构图形;使用缓冲氢氟酸对曝光后的SiO2掩膜层进行腐蚀,露出SiC,得到侧栅图形相同的窗口 ; (4)连接装置并加热:将开窗后的样片置于石英管中,并连接好由三口烧瓶、水浴锅、电阻炉和石英管组成的反应装置,用电阻炉对石英管加热至750-1150°C ; (5)反应生成碳膜:将装有CC l4液体的三口烧瓶加热至60-80°C,再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流速为40-90ml/min的Ar气,利用Ar气携带CCl4蒸汽进入石英管中,使CCl4与裸露的SiC反应20-100min,生成碳膜; (6)除去SiO2:将生成的碳膜样片置于缓冲氢氟酸溶液中以去除窗口以外的SiO2 ; (7)淀积Ni膜:在碳膜上采用电子束蒸发淀积350-600nm厚的Ni膜; (8)在Ni膜上退火:将淀积有Ni膜碳膜样片置于流速为20-100ml/min的Ar气中,在温度为900-1100°C下退火10-20分钟,使碳膜在窗口位置重构成具有侧栅图形的石墨烯,同时形成侧栅石墨烯晶体管的侧栅极、源极、漏极和导电沟道; (9)去除Ni膜:将生成的侧栅图形石墨烯的样片置于HCl和CuSO4混合溶液中以去除Ni膜; (10)淀积金属接触层:在去除Ni膜的侧栅图形的石墨烯样片上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淀积金属Pd/Au接触层; (11)光刻金属接触层:按照侧栅、源、漏金属电极位置制作光刻版;再将浓度为7%的PMMA溶液旋涂于金属层上,并用200°C烘烤80s,使其与金属层紧密接触,用电子束曝光PMMA,形成金属接触的图形;以氧气作为反应气体,使用反应离子刻蚀RIE刻蚀曝光后的金属接触层,得到侧栅石墨烯晶体管的侧栅、源、漏金属电极; (12)去除PMMA溶液:使用丙酮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张晨旭,张玉明,张克基,雷天民,胡彦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