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低速气流流致振动收集电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4090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低速气流流致振动收集电能的方法,低速气流通过集风流道进行整流和加速,绕流振动钝体产生旋涡脱落,激励振动钝体振动,将流体流动能转换为振动钝体振动机械能,利用电磁感应发电机将振动钝体振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旋涡形成过程中会向下游移动,进一步激励柔性压电振动片产生形变,并随旋涡流过而摆动,振动钝体带动柔性压电振动片运动,直接将流体流动能转换为电能。利用低速气流流致振动收集电能的方法简单,所需启动风速低,能量转换效率高;采用电磁感应和压电效应两种方式收集电能,大幅提高发电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速气流绕流钝体引起流致振动进行电能收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热点。化石能源利用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的发展重点。环境中的流动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风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可再生资源。风力发电是风能的一种主要利用形式,第一台自动运行的且用于发电的风力机的发电机功率仅为12千瓦。之后学者提出的“风力场”使各个国家开始大规模发展风电。但发展风力场的先决条件是当地风能资源丰富。世界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风电在调整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性,对风电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风电装机容量上也在以每年近30%的速度加速发展,主要有恒速风电系统和变速恒频风电系统。目前,大型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可达数十兆瓦,中小型风电机组为十千瓦到数百千瓦的。但世界上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区域毕竟有限,大多数地区的风能资源相对贫乏,风力较弱。但目前对于微风能的利用研究仍处于起始探索阶段,并且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能利用自然界的微风进行发电,则可极大提高风能的利用范围。将对微风能-振动能的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低速气流流致振动收集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采用了一种收集电能的装置,该收集电能的装置包括振动钝体(1)、柔性压电振动片(2)、弹簧(3)、动力传输皮带(6)、电磁感应发电机(7)和定滑轮(8);所述振动钝体(1)为空心柱体,其轴线水平设置,振动钝体(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固定一弹簧(3),振动钝体(1)通过弹簧(3)悬空设置;所述振动钝体(1)的左侧为迎风面(4),振动钝体(1)的右侧为背风面(5);所述柔性压电振动片(2)由压电材料制成,柔性压电振动片(2)的一端固定在振动钝体(1)的背风面(5)上,另一端水平伸出为自由端;所述定滑轮(8)固定在振动钝体(1)一端的上方,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低速气流流致振动收集电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采用了一种收集电能的装置,该收集电能的装置包括振动钝体(I)、柔性压电振动片(2)、弹簧(3)、动力传输皮带(6)、电磁感应发电机(7)和定滑轮(8);所述振动钝体(I)为空心柱体,其轴线水平设置,振动钝体(I)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固定一弹簧(3),振动钝体(I)通过弹簧(3)悬空设置;所述振动钝体(I)的左侧为迎风面(4),振动钝体(I)的右侧为背风面(5);所述柔性压电振动片(2)由压电材料制成,柔性压电振动片(2)的一端固定在振动钝体(I)的背风面(5 )上,另一端水平伸出为自由端;所述定滑轮(8 )固定在振动钝体(I) 一端的上方,电磁感应发电机(7 )固定在振动钝体(I) 一端的下方;所述动力传输皮带(6 )套在定滑轮(8 )和电磁感应发电机(7)的驱动轴上,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林张力杨仲卿陈艳容闫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