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低温进气方法及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燃机低温进气方法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热力学上的冷源温度T2的降低会对热机的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但是对于内燃机来说,热力学上的冷源温度T2究竟是进气温度、环境温度还是做功冲程终了时工质的温度,对此,有许多种说法,但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对于内燃机来说,热力学冷源温度T2既不是进气温度,也不是环境温度,还不是做功冲程终了时工质的温度,而是压缩冲程即将开始时工质的温度和做功冲程终了时工质的温度的组合。降低压缩冲程即将开始时工质的温度会提高内燃机的效率,降低做功冲程终了时工质的温度也会提高发动机的效率。虽然有通过增压中冷等形式对内燃机进气进行降温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技术方案中均是以环境为冷源,因此对进气的降温程度有限,也就不能有效地对内燃机进气进行降温以实现对内燃机效率的大幅提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实现内燃机低温进气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内燃机,从而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并降低内燃机的污染排放。同时,目前人们就如何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研发并提出许多解决方案。然而由于燃料在气缸中燃烧程度是与进气量相关的,在进气过量时会燃烧较充分,从而产生更多热量;而在气缸容积不变情况下降低进气温度,相应会增加进气量。于是在降低进气温度上,人们相应研发了一系列装置来达到该目的,如在进气道上添加冷却器或其它吸热装置,虽然能降低进气温度,但需消耗其它功或低温物质,增加了发动机制造成本或降低了其效率。另外发动机的排气带有大量的热能并没有有效利用,而直接排放出去,也相应降低了热效率。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上设有以排气余能为推动力的制冷单元(1100),所述制冷单元(1100)用来冷却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中的进气。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04 CN 201210001322.9;2012.01.27 CN 2012101.一种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上设有以排气余能为推动力的制冷单元(1100),所述制冷单元(1100)用来冷却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中的进气,所述的制冷单元(1100)为压缩膨胀制冷单元A(130),所述压缩膨胀制冷单元A(130)包括依次连通的涡轮动力机构A(20)、叶轮压气机A(30)、涡轮动力机构B(21)和热交换器A(40);所述涡轮动力机构A(20)的工质出口和所述叶轮压气机A(30)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有降温器A(50),所述涡轮动力机构A(20)和所述叶轮压气机A(30)为共轴设置;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A(20)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B(21)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A(40)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A(40)的被冷却流体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连通,在所述叶轮压气机A(30)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B(21)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降温器B(51)。2.一种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上设有以排气余能为推动力的制冷单元(1100),所述制冷单元(1100)用来冷却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中的进气,所述的制冷单元(1100)为压缩膨胀制冷单元B(131),所述压缩膨胀制冷单元B(131)包括依次连通的叶轮压气机B(31)、热交换器B(41)、涡轮动力机构C(22)、涡轮动力机构D(23)和热交换器C(42),所述叶轮压气机B(31)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C(22)为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B(31)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B(41)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C(22)的工质入口与所述热交换器B(41)的被加热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与所述热交换器B(41)的被冷却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D(23)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C(42)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C(42)的被冷却流体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涡轮动力机构C(22)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D(23)的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降温器C(52)。4.一种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上设有以排气余能为推动力的制冷单元(1100),所述制冷单元(1100)用来冷却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中的进气,所述的制冷单元(1100)为吸附式制冷单元(132),所述吸附式制冷单元(132)包括解吸器(6)、吸附器(7)和蒸发器(8),所述解吸器(6)的上部与所述吸附器(7)相互连通,所述蒸发器(8)的蒸汽出口(801)设在所述吸附器(7)中的上部;所述解吸器(6)下部的加热流体入口(601)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连通,所述蒸发器(8)被冷却流体出口(802)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连通。5.一种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