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四冲程发动机
,尤其是一种改变进气凸出角的进气凸轮轴及与进气凸轮轴相匹配的挺杆和摇臂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如图1a和图1b所示,现在发动机用的进气凸轮轴凸出角a的角度大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含活塞在上止点前计算凸出角,其大小约125度角,第二种情况,由活塞在上止点才计算凸出角,其大小约为110度角。它是不可以将发动机的工作能量尽可能转换成动力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凸出角或同时并配合带级的挺杆应用到发动机结构,从而提高热力转换效率,环保省燃料的发动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包括有挺杆,在挺杆顶端设有进气凸轮轴,进气凸轮轴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向前端延伸设有凸出部,以固定部中心为圆心,凸出部张开的角度为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a,所述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10度角并小于等于170度角,或者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0度角并小于等于75度角,该凸出角a的计算依据是由发动机活塞在上止点起计算。所述固定部的侧壁为圆弧形侧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挺杆(2),在挺杆(2)顶端设有进气凸轮轴(1),进气凸轮轴(1)包括固定部(12),固定部(12)向前端延伸设有凸出部(11),以固定部(12)中心为圆心,凸出部(11)张开的角度为进气凸轮轴(1)的凸出角a,所述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10度角并小于等于170度角,或者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0度角并小于等于75度角,该凸出角a的计算依据是由发动机活塞在上止点起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挺杆(2),在挺杆(2)顶端设有进气凸轮轴(1),进气凸轮轴(I)包括固定部(12),固定部(12)向前端延伸设有凸出部(11),以固定部(12)中心为圆心,凸出部(11)张开的角度为进气凸轮轴(I)的凸出角a,所述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10度角并小于等于170度角,或者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0度角并小于等于75度角,该凸出角a的计算依据是由发动机活塞在上止点起计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2)的侧壁为圆弧形侧壁(14),所述凸出部(11)的侧壁为弧面形侧壁(13),圆弧形侧壁(14)与弧面形侧壁(13)交接处为凹弧面(15),弧面形侧壁(13)与凸出部(11)前端面交接处为弧面(16)。3.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挺杆(2),在挺杆(2)顶端设有进气凸轮轴(1),进气凸轮轴(I)包括固定部(12),固定部(12)向前端延伸设有凸出部(11),以固定部(12)中心为圆心,凸出部(11)张开的角度为进气凸轮轴(I)的凸出角a,所述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10度角并小于等于170度角,或者凸出角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0度角并小于等于75度角,该凸出角a的计算依据是由发动机活塞在上止点起计算; 所述挺杆(2)的顶端设有梯级形台(3),所述进气凸轮轴(I)侧面抵靠在所述梯级形台(3)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形台(3)的上表面与其一侧面相接部分为梯级弧面(β 1),所述固定部(12)的侧壁为圆弧形侧壁(14),所述凸出部(11)的侧壁为弧面形侧壁(13),圆弧形侧壁(14)与弧面形侧壁(13)交接处为凹弧面(15),弧面形侧壁(13)与凸出部(11)前端面交接处为弧面(16),所述凹弧面(15)与梯级弧 面(31)相抵接;发动机运转时,所述弧面(16)与挺杆(2)顶面相抵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形台(3)内部凹空。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变进气凸轮轴的凸出角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梯级形台(3)的两侧装有挡板(32),挡板(32)挡在进气凸轮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