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昌其专利>正文

有张紧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343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1:35
有张紧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它的主动轮正时链轮与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之间传动链条;在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的后侧同轴安装有前凸轮和后凸轮;下进气摇臂下端与前凸轮铰接,下进气摇臂的上端与进气顶杆的下端铰接,进气顶杆上端连接进气摇臂的内端,进气摇臂的外端与进气门调节螺钉相连接;在链条的左侧安装有齿轮,在链条右侧有通过铰接点支撑的张紧条,张紧臂的中部由螺钉铰接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同类装置存在的噪音大、提速慢、功率低、震动大、启动阻力大、主视面链条右边张紧轮容易磨损、主视面链条左边张紧条容易磨损、进气效率低、扭矩小、汽缸温升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GG系列发动机配气机构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单凸轮,斜齿传动,这种配气机构存在噪音大,提速慢,震动大,启动阻力大,汽缸升温高的缺点;另外一种是单凸轮、链条传动、顶杆交叉、上摇臂与顶杆配合端加长,链条右边张紧装置是滚动轮子,链条左边是张紧条、这种机构在进气效率低,功率不足,扭矩小,主视面链条右边张紧轮容易磨损、主视面链条左边张紧条容易磨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张紧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同类装置存在的噪音大、提速慢、功率低、震动大、启动阻力大、主视面链条右边张紧轮容易磨损、主视面链条左边张紧条容易磨损、进气效率低、扭矩小、汽缸温升高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有张紧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包括进气摇臂(2)、进气顶杆(3)、下进气摇臂(4)、前凸轮(5)、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主动轮正时链轮(8)、排气摇臂(15)、排气顶杆(16)、下排气摇臂(17)、后凸轮(18);主动轮正时链轮(8)与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之间传动链条(7);在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的后侧同轴安装有前凸轮(5)和后凸轮(18);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均为L型结构,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分别在拐角处铰接在支撑点上;下进气摇臂(4)下端与前凸轮(5)铰接,下进气摇臂(4)的上端与进气顶杆(3)的下端铰接,进气顶杆(3)上端连接进气摇臂(2)的内端,进气摇臂(2)的外端与进气门调节螺钉(I)相连接;下排气摇臂(17)下端与后凸轮(18)铰接;下排气摇臂(17)上端与排气顶杆(16)下端铰接,排气顶杆(16)上端连接排气摇臂(15)的内端,排气摇臂(15)的外端连接排气门调节螺钉(14);在链条(7)的左侧安装有齿轮(19),在链条(7)右侧有通过铰接点支撑的张紧条(9),张紧臂(10)的中部由螺钉(11)铰接支撑,张紧臂(10)上端顶紧在张紧条(9)上,张紧臂(10)另外一端顶住张紧杆(12),张紧杆后是弹簧自动张紧器(13)。装在曲轴上的链轮与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之间链条传动;在传动链条主视面的右边有链条张紧条,张紧条后面有张紧臂,张紧臂后有带弹簧的自动张紧器;在传动链条主视面的左边有齿轮带封橡胶的张紧轮;在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的后侧同轴上有前凸轮和后凸轮,前后凸轮的夹角150° ±15°,靠近从动正时链轮面的第一个凸轮中心线为基准顺时针方向与第二个凸轮中心线间的夹角;主视从动正时凸轮组合的次序1.正时从动链轮、2.进气凸轮、3.排气凸轮;第一个凸轮与从动正时链轮间由一颗适中的销子铰接,链轮销子孔是盲孔,在链轮盲孔的背面以盲孔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有正时小圆点,正时小圆点中心与盲孔中心间夹角105° ±15° ;进、排凸轮的主动工作面行线与标准CG单凸轮相反,正时从动凸轮组合工作方向与标准CG单凸轮相反;下进气摇臂和下排气摇臂均为L型结构,下进气摇臂和下排气摇臂分别在拐角处铰接在支撑点上;下进气摇臂下端与前凸轮表面铰接,下进气摇臂的上端凹面与进气顶杆的下端球面铰接,进气顶杆上端铰接进气摇臂的内端凹面铰接,进气摇臂的外端与进气门调节螺钉相铰接;下排气摇臂下端与后凸轮表面铰接;下排气摇臂上端凹面与排气顶杆下端球面铰接,排气顶杆上端铰接排气摇臂的内端凹面铰接,排气摇臂的外端与排气门调节螺钉相铰接。本技术的有张紧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具有噪音小,提速快,功率大,震动小,启动阻力小,张紧条不易磨损,进气效率高,扭矩大,汽缸温度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有张紧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包括进气摇臂(2)、进气顶杆(3)、下进气摇臂(4)、前凸轮(5)、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主动轮正时链轮(8)、排气摇臂(15)、排气顶杆(16)、下排气摇臂(17)、后凸轮(18);主动轮正时链轮⑶与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之间传动链条(7);在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的后侧同轴安装有前凸轮(5)和后凸轮(18);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均为L型结构,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分别在拐角处铰接在支撑点上;下进气摇臂(4)下端与前凸轮(5)铰接,下进气摇臂(4)的上端与进气顶杆(3)的下端铰接,进气顶杆(3)上端连接进气摇臂(2)的内端,进气摇臂(2)的外端与进气门调节螺钉(I)相连接;下排气摇臂(17)下端与后凸轮(18)铰接;下排气摇臂(17)上端与排气顶杆(16)下端铰接,排气顶杆(16)上端连接排气摇臂(15)的内端,排气摇臂(15)的外端连接排气门调节螺钉(14);在链条(7)的左侧安装有齿轮(19),在链条(7)右侧有通过铰接点支撑的张紧条(9),张紧臂(10)的中部由螺钉(11)铰接支撑,张紧臂(10)上端顶紧在张紧条(9)上,张紧臂(10)另外一端顶住张紧杆(12),张紧杆后是弹簧自动张紧器(13)。本技术有以下特点I、双凸轮配气相位角以前凸轮中心线顺时针方向与后凸轮中心线之间的夹角150° ±15°,顶杆无需交叉工作。2、传动链条有30-60节。3、主动轮正时链轮与从动轮正时链轮齿数比为I :2。4、运转方向主动正时链轮带动从动正时链轮逆时针转动。5、每只凸轮负责控制一只下摇臂。6、张紧机构链条右边张紧条,左边齿轮带封橡胶张紧轮。7、左曲轴箱体左下方外露自动张紧器。8、本专利本行业技术人员不得相近仿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张紧齿轮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摇臂(2)、进气顶杆(3)、下进气摇臂(4)、前凸轮(5)、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主动轮正时链轮(8)、排气摇臂(15)、排气顶杆(16)、下排气摇臂(17)、后凸轮(18);主动轮正时链轮⑶与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之间传动链条(7);在从动轮正时凸轮组合(6)的后侧同轴安装有前凸轮(5)和后凸轮(18);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均为L型结构,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分别在拐角处铰接在支撑点上;下进气摇臂(4)下端与前凸轮(5)铰接,下进气摇臂(4)的上端与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昌其
申请(专利权)人:彭昌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