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的制备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由于开发的油藏类型越来越复杂,同时井深的不断增加和井矿环境的不断恶化,腐蚀和偏磨问题成为油田采油工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具备轻质高强耐腐蚀的特点,所以复合材料抽油杆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属抽油杆。目前采用的复合材料抽油杆主要包括玻璃钢抽油杆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两大类。玻璃钢抽油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的拉挤工艺一次成型制备,已广泛应用,但随着现代采油的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玻璃钢抽油杆已不能满足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抽油杆耐偏磨性不好;2、疲劳强度不够;3、玻璃钢抽油杆均定长,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接头,根与根之间采用金属抽油杆应用的金属接箍进行连接,由于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价格昂贵。每一根玻璃钢抽油杆用两个金属接头,这两个金属接头的成本远高于一根玻璃钢杆体的成本;另外与传统金属抽油杆相比较,除了杆体部分更换了材质,整个抽油杆柱的其他部分并无改变,传统金属抽油杆柱接头多,断脱几率高,活塞效应明显,接箍与油管偏磨严重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中国专利CN1417449公开了一种防磨抽油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已成型的抽油杆本体上二次注塑成型尼龙等材质的防磨块,减少使用的包覆材料,降低连续包覆成本和工艺复杂性,但其注塑防磨块尺寸较小,相对独立的分布于杆体,经常发生防磨块与杆体脱离,出现“糖葫芦”现象。另外,其杆体定长,不能解决传统金属抽油杆接头多,断脱事故率大,活塞效应大等缺陷;而且尺寸较小的杆体上加装防偏磨块是不能解决金属接头和接箍与油管之间的偏磨问题的,而这才是抽油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偏磨连续抽油杆,其特征是:在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杆体(b)的外表面的一段或几段覆有一层热塑性塑料耐磨层(a),所述的热塑性塑料耐磨层(a)为高密度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尼龙、聚苯醚、聚砜、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中的一种制成,热塑性塑料耐磨层(a)的厚度为1~10mm,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杆体(b)采用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的一种制成,采用的树脂基体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的一种,制成的杆体的连续长度为1~50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偏磨连续抽油杆,其特征是:在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杆体(b)的外表面的一段或几段覆有一层热塑性塑料耐磨层(a),所述的热塑性塑料耐磨层(a)为高密度聚乙烯、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聚甲醛、尼龙、聚苯醚、聚砜、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中的一种制成,热塑性塑料耐磨层(a)的厚度为I 10mm,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杆体(b)采用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的一种制成,采用的树脂基体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的一种,制成的杆体的连续长度为I 5000mo2.—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偏磨连续抽油杆的制备装置,包括放丝架(I)、预处理加热炉(2)、注射机(3)、注射模具(4)、模具冷却装置(5)、拉挤模具(6)、模具加热装置(7)、控制部分(8)、后固化加热炉(9)、牵引装置(10)、卷绕装置(11)组成注射拉挤成型设备,其特征是:在注射拉挤成型设备的牵引装置(10)和卷绕装置(11)之间设置有一台塑料挤出机(12)和冷却装置(13),利用塑料挤出机(12)在成型抽油杆体的一段或几段的表面附着一层热塑性塑料耐磨层,然后经过冷却装置(13)冷却处理,形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偏磨连续抽油杆;在注射模具(4)的底部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注胶嘴(4.1),顶部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真空嘴(4.2),真空嘴(4.2)外接真空管,真空管与真空罐连接;所述的注射机(3)通过底部的注胶嘴(4.1)向注射模具内部注入树脂基体胶液(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偏磨连续抽油杆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塑料挤出机(12)采用套管式包覆机头,包括螺旋面(al)、芯线(a2)、挤出机螺杆(a3)、过滤板(a4)、导向棒(a5)、电热器(a6)、口模(a7)和机体(a8),所述的机体(a8)顶部设有挤出机螺杆(a3)和过滤板(a4),机体(a8)内腔设有导向棒(a5),导向棒(a5)外设有螺旋面(al),导向棒(a5)内穿有芯线(a2),且贯通机体(a8)的左右两侧壁;所述的导向棒(a5 )的外端设有电热器(a6 )和口模(a7 )。4.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偏磨连续抽油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Ca)从放丝架(I)引出多束纤维,在牵弓I装置(10)的牵弓I下经过加热炉(2)预处理,炉温在80 150°C之间;从加热炉(2)出来的纤维进入注射模具(4),注射模具(4)内充满注射机(3)注入的树脂基体胶液(4.3),树脂基体为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b)经注射模具(4)内胶液浸溃的纤维束再经过拉挤模具(6)固化成型,拉挤模具(6)的入口处设有模具冷却装置(5),用于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昌瑞,吴永太,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