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时效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333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材时效炉其包括炉墙、底置式炉门和炉门升降机构,所述炉墙通过一炉体支撑柱架于空中,所述炉体支撑柱下方为一基座,所述炉门升降机构坐落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底置式炉门设置在所述炉门升降机构上,所述炉墙与通过所述炉门升降机构抬升后的所述底置式炉门形成密闭的炉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型材时效炉改变了超长炉膛时效炉的进出料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进出料时对进出料车的要求,改善了长铝合金型材进入到炉膛内行走时的稳定性。同时优化了车间厂房的布置空间,使车间厂房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型材的人工时效热处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进行时效热处理的型材时效炉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挤压切割后的铝合金型材的硬度并释放其内应力,就必须对挤压切割后的铝合金型材进行人工时效热处理。铝合金型材的人工时效热处理一般在型材时效炉中进行。在设计铝合金型材时效炉时,铝合金型材的长度决定了时效炉炉膛的长度。当所需时效热处理的铝合金型材很长时,对应的时效炉炉膛长度也会很长。铝合金型材进出炉膛即进出料方式是时效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时效炉开始一个时效周期前的必要步骤之一。以往的进出料方式基本都是以台车装料通过前墙所开炉口进入到炉膛内,这种进出料方式对正常炉膛的时效炉是个很好的办法,但对于超长炉膛时效炉时则有两个极大的弊端:一是料车过长(与型材长度相当)行程过远(与炉膛长度相当)在行走过程中稳定性很差,极易发生与炉膛侧壁相碰撞等事故;二是进出料机构所占据的长度空间很大,极大的浪费了厂房的空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所需时效热处理的长铝合金型材可以平稳的进入到炉膛内进行时效热处理,且同时优化车间厂房的布置空间,使车间厂房得到合理充分利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材时效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墙(1)、底置式炉门(2)和炉门升降机构(3),所述炉墙(1)通过一炉体支撑柱(4)架于空中,所述炉体支撑柱(4)下方为一基座(5),所述炉门升降机构(3)坐落在所述基座(5)上,所述底置式炉门(2)设置在所述炉门升降机构(3)上,所述炉墙(1)与通过所述炉门升降机构(3)抬升后的所述底置式炉门(2)形成密闭的炉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时效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墙(I)、底置式炉门(2)和炉门升降机构(3),所述炉墙(I)通过一炉体支撑柱(4)架于空中,所述炉体支撑柱(4)下方为一基座(5),所述炉门升降机构(3)坐落在所述基座(5)上,所述底置式炉门(2)设置在所述炉门升降机构(3)上,所述炉墙(I)与通过所述炉门升降机构(3)抬升后的所述底置式炉门(2)形成密闭的炉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时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置式炉门(10)包括两块拼接在一起的钢结构门板(10),所述的每块钢结构门板(10)上分别设置有保温层(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时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拼接在一起的钢结构门板(10)相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密封垫(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时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拼接在一起的钢结构门板(10)相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密封刀(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时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6)的外侧边为锯齿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时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块钢结构门板(10)上通过支撑型钢设置有一对小车行走轨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信千罗文详朱琴吴松杨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