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浸溶液中的铜、铬、镍的提取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268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0:30
一种酸浸溶液中的铜、铬、镍的提取分离方法,涉及湿法冶金过程含铜、铬、镍资源酸浸溶液中铜、铬、镍分离方法。其工艺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1)将酸浸溶液加入萃取剂进行铜萃取;(2)将萃取铜后的有机相采用硫酸反萃分离出铜;(3)萃取铜后的萃余相除油后,加入可溶性磷酸盐,进行磷酸沉铬反应;(4)进行过滤分离,分别得到磷酸铬氢氧化铬复合沉淀物和含镍滤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在较宽的金属离子浓度范围内具有强选择性,而且铜、铬、镍分离效果理想;铜回收率大于99%,铬、镍回收率均大于98%,经济效益显著;使用的磷酸盐沉淀剂可循环利用,生产过程无环境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湿法冶金过程中含铜、铬、镍资源酸浸溶液,特别是含铜、铬、镍成分电镀污泥的酸浸出液中铜、铬、镍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在湿法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含铜、铬、镍的酸浸溶液。对于溶液中的铜和镍的分离提取已经有较系统的研究,应用也比较多,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萃取分离法(P204、P507萃取镍或者M5640、LIX984、N902萃取铜)、硫化物沉淀铜分离法,碱沉淀镍分离法等。目前在含铜、铬和镍酸性混合溶液中金属分离的方法有:分步中和沉淀法;萃取分离铜一碳酸盐沉淀镍一中和沉铬的分离方法;置换分离铜一P204萃取分离镍一中和沉淀铬的工艺。由于铬与铜、镍同属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元素化学性质相近,分离过程中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因而分离效果不理想,产品杂质含量高。申请号201110228702.1的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从电镀污泥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以电镀泥为原料,综合运用湿法冶金中的浸出原理、氧化还原原理、萃取原理、铁屑置换原理、蒸发结晶原理等先进理论和科学手段,采用“电镀污泥酸分解-浸出液净化除铬铁-P204除杂-P507富集-浓缩结晶”工艺,同时采用萃取除钙镁的方法除钙镁,替代传统的氟化钠除钙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浸溶液中的铜、铬、镍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1)将含铜、铬、镍离子的酸浸溶液,加入萃取剂进行铜萃取;(2)将萃取铜后的有机相采用硫酸反萃分离出铜;(3)萃取铜后的萃余相除油后,调整溶液pH值,加入可溶性磷酸盐,进行磷酸沉铬反应,使磷酸铬与氢氧化铬形成复合共沉淀物;(4)进行过滤分离,分别得到磷酸铬氢氧化铬复合沉淀物和含镍滤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浸溶液中的铜、铬、镍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 (1)将含铜、铬、镍离子的酸浸溶液,加入萃取剂进行铜萃取; (2)将萃取铜后的有机相采用硫酸反萃分离出铜; (3)萃取铜后的萃余相除油后,调整溶液pH值,加入可溶性磷酸盐,进行磷酸沉铬反应,使磷酸铬与氢氧化铬形成复合共沉淀物; (4)进行过滤分离,分别得到磷酸铬氢氧化铬复合沉淀物和含镍滤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的铜、铬、镍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铜、铬、镍离子的酸浸溶液中,铜离子含量为0.1 15g/L,铬离子含量为0.1 20g/L,镍离子含量为0.1 30g/L,溶液pH值小于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的铜、铬、镍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行铜萃取过程采用LIX984N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萃取相比0/A为0.5 2,常温下搅拌萃取5 15min, 2 4级萃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浸溶液中的铜、铬、镍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硫酸反萃分离出铜过程是采用100 300g/L硫酸反萃含铜有机相,反萃相比0/A为0.5 2,常温下搅拌反萃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彦袁文辉徐志峰月日辉揭晓武杨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