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生产中氯浸置换尾液内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821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贵金属生产中氯浸置换尾液内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属于湿法冶金领域。其技术要点是:调整氯浸置换尾液pH值,用蒸汽加温至80℃。在搅拌状态下将置换剂铁精粉缓慢加入置换釜内,连续搅拌2~2.5小时,进行置换反应。过滤并用热水淋洗铁精粉置换渣。这种回收方法选用铁精粉做氯浸置换尾液的二次置换剂,简化了氯浸置换尾液的处理流程,实现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显著提高金属的回收率,用价格低廉的铁精粉取代紫铜,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湿法冶金中,贵金属生产简要过程是将含有Au、Ag、Pt、Pd、Cu、Ni、Fe等金属的矿物经过破碎球磨、焙烧等处理进一步富集贵金属,再经氯化浸出得到富含Au、Pt、Pd离子的氯浸液,氯浸液经第一次紫铜置换得到Au、Pt、Pd高度富集的贵金属渣、进一步分离得到贵金属。氯浸铜置换尾液含有少量Au、Pt、Pd离子及较高浓度的Cu、Ni离子。现有贵金属生产过程中氯浸置换尾液有价金属的的回收采用二次紫铜置换的方法,Cu的标准电位为O.3419V,而Au的标准电位为I. 003V,Pt的标准电位为O. 7741V,Pd的标准电位为O. 552V,因电位差的关系,Cu能置换较高电位的贵金属,而Cu则进入溶液。由于Cu与Pd的电位差很小,使得置换时间较长而增加能耗,溶液中残留少量贵金属及大量铜、镍离子,后期处理多用Na2COjX淀并进行过滤洗涤。这种工艺缺点是残余贵金属及铜、镍得不到充分回收,降 低了这些有(回收)价(值)金属的回收率,沉淀洗涤过程又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残余有价金属得不到充分回收,沉淀洗涤过程繁琐及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对氯浸铜置换尾液进行化验分析以确定溶液中的Cu2+、Ni2+含量; (2)将氯浸铜置换尾液泵入500L置换釜内,缓慢加入Na2CO3调整PH值至4 5,通入蒸汽缓慢加温至80°C。(3)取溶液中含Cu和Ni量的2倍的铁精粉,铁精粉含铁量应大于70%。在搅拌状态下将铁精粉缓慢加入置换釜内。(4)保持温度在75 85°C,连续搅拌2 2. 5小时。(5)过滤铁精粉置换渣,并用热水淋洗铁精粉置换渣。(6)洗后渣及铁粉置换后液及洗水,进一步返回残余金属回收。采用这种回收方法,选用铁精粉做氯浸置换尾液的二次置换剂,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温度、置换剂加入量及搅拌时间等条件控制,实现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现有设备设施,过程极为简便;由于Fe标准电位为-O. 037V,与Au、Pt、Pd、Cu、Ni都有较大的电位差,置换效率极高;由于铁精粉价格低廉,较紫铜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成本投入很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作进一步的说明。(I)由于选用铁精粉做氯浸置换尾液的二次置换剂,要确定铁精粉的量,需要对氯浸铜置换尾液进行化验分析以确定溶液中的Cu2 +、Ni2 +含量。(2)将氯浸铜置换尾液泵入500L置换釜内,缓慢加入Na2CO3调整PH值至4 5,通入蒸汽缓慢加温至80°C,创造置换反应的必要条件。(3)取溶液中含Cu和Ni量的2倍的铁精粉,要求铁精粉含铁量应大于70%。在搅拌状态下将铁精粉缓慢加入置换釜内。用铁精粉代换紫铜作置换剂。(4)保持温度在75 85°C,连续搅拌I I. 5小时,进行置换反应。(5)反应完成后,过滤并用热水淋洗铁精粉置换渣。(6)洗后渣及铁粉置换后液及洗水,分别返回残余金属回收程序,对有价金属分别回收,或参与其他反应程序。权利要求1.,包括添加置换剂、加温、搅拌、过滤置换渣等工序,其特征在于 (1)对氯浸铜置换尾液进行化验分析以确定溶液中的Cu2+、Ni2+含量; (2)将氯浸铜置换尾液泵入500L置换釜内,缓慢加入Na2CO3,调整PH值至4 5,通入蒸汽缓慢加温至80°C ; (3)在搅拌状态下将铁精粉缓慢加入置换釜内; (4)保持温度在75 85°C,连续搅拌2 2.5小时; (5)过滤并用热水淋洗铁精粉置换渣; (6 )洗后渣及铁粉置换后液及洗水,进一步返回残余金属回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加入铁精粉的量等于氯浸铜置换尾液中含Cu和Ni量的2倍,铁精粉含铁量应大于7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属于湿法冶金领域。其技术要点是调整氯浸置换尾液pH值,用蒸汽加温至80℃。在搅拌状态下将置换剂铁精粉缓慢加入置换釜内,连续搅拌2~2.5小时,进行置换反应。过滤并用热水淋洗铁精粉置换渣。这种回收方法选用铁精粉做氯浸置换尾液的二次置换剂,简化了氯浸置换尾液的处理流程,实现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显著提高金属的回收率,用价格低廉的铁精粉取代紫铜,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C22B11/00GK102899493SQ20111021073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鲁小平, 霍立新, 盛祖贵, 张学核, 许钢, 张豫川, 蒋兴详 申请人: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贵金属生产中氯浸置换尾液内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包括添加置换剂、加温、搅拌、过滤置换渣等工序,其特征在于:??(1)对氯浸铜置换尾液进行化验分析以确定溶液中的Cu2+、Ni2+含量;??(2)?将氯浸铜置换尾液泵入500L置换釜内,缓慢加入Na2CO3,调整PH值至4~5,通入蒸汽缓慢加温至80℃;???(3)在搅拌状态下将铁精粉缓慢加入置换釜内;??(4)保持温度在75~85℃,连续搅拌2~2.5小时;??(5)过滤并用热水淋洗铁精粉置换渣;??(6)洗后渣及铁粉置换后液及洗水,进一步返回残余金属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小平霍立新盛祖贵张学核许钢张豫川蒋兴详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