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荞麦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4905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荞麦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荞麦全株。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颗粒茶新工艺技术,以绿茶末茶和荞麦的仁、壳、茎、叶、花为主要原料,采用独特的“辅助磨碎、滚动紧圆”造粒工艺,不需添加任何黏结剂;原料均天然、健康,未有任何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荞麦茶兼具外型、色泽、口感、嗅觉、耐冲泡多方面优点,其外型紧结圆实均匀、色泽墨绿光润、内质鲜香醇厚、茶汤黄绿明亮,茶香四溢且持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荞麦全株加工荞麦茶及其制备方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介绍
荞麦(Buckwheat)为双子叶寥科荞麦属植物,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栽培作物之一。荞麦的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矿物营养素和植物纤维素等。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粮食作物之首,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在荞麦仁、壳、茎、叶、花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物质,其中芦丁报道最多,它具有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抗炎、抗过敏、利尿、解痉、镇咳、降血脂以及强心等多方面的作用,但这些资源却常用作饲料或翻压作为绿肥,甚至焚毁,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污染。如果将其开发成具有保健性的茶饮料,不但可以开发利用这种丰富的植物资源,对于改善边远山区贫穷落后面貌,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虽然荞麦全株各部分含有丰富营养,但是其含有的成分类别众多,要保持其营养成分不损失、并制备出形美、色绿、香高、味醇的荞麦茶产品,是一个较大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荞麦特有色、香、味的泡饮型荞麦茶产品,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种荞麦茶,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荞麦全株。为了充分利用荞麦资源,使荞麦茶富含营养,特别是荞麦黄酮。上述荞麦全株是指灌浆期的荞麦全株,即从播种到采收生长时间为50 60天,结实率达到50% 70%,主要包括荞麦的叶、茎、花、荞麦籽粒。现有的荞麦茶加工主要利用荞麦全粉,里面的保健成分荞麦黄酮含量很低,并且没有对其它资源(壳、茎、种皮、叶、花等)进行利用,本技术利用荞麦的叶、茎、花、荞麦籽粒等开发代用茶饮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对人体有益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大意义。为进一步充分利用荞麦资源,提高荞麦茶营养价值,上述荞麦茶的原料还包括荞麦壳,荞麦壳用量为O 10份,荞麦全株70 75份,以重量比计。为了使制得的荞麦茶颗粒外型紧结圆实均匀、内质鲜香醇厚并具有浓郁的荞麦香气,上述荞麦茶的原料还包括荞麦籽O 25份,以重量比计。为了进一步使荞麦茶颗粒的口感更加协调、醇和,同时使香气更加浓郁,上述荞麦茶的原料还包括绿茶末茶O 25份,以重量比计。最优选的,荞麦壳荞麦籽:绿茶末茶:荞麦全株比例为5:10:10:75,以重量比计。表2:几种颗粒荞麦茶工艺配方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荞麦茶,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荞麦全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荞麦茶,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荞麦全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荞麦茶,所述荞麦茶的原料还包括荞麦壳,荞麦壳O 10份,荞麦全株70 75份,以重量比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荞麦茶,所述荞麦茶的原料还包括荞麦籽O 25份,以重量比计。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荞麦茶,所述荞麦茶的原料还包括绿茶末茶O 25份,以重量比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荞麦茶,荞麦壳:荞麦籽:绿茶末茶:荞麦全株比例为5: 10:10:75,以重量比计。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荞麦茶的制备方法,包括荞麦全株的预处理、原料的混合、破碎、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的颗粒大小为40 60目过筛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荞麦茶的制备方法,所述破碎采用锤切机锤切,锤切次数为I 3次。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荞麦茶的制备方法,所述荞麦全株预处理包括清洗、晾干或烘干、切割、杀青;所述荞麦全株的切割尺寸为8 10cm,杀青温度为120 180°C,时间为3 Ilmin,投叶量为2 3.5kg/min ;优选地,切割尺寸IOcm,杀青温度为140°C,时间为7min。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荞麦茶的制备方法,所述造粒是指先采用挤压造粒的方式,将原料挤压面成颗粒,再采用圆筛进行滚动紧圆的造粒工艺;所述圆筛的筛网孔径为r=0.1 0.4cm。10.如权利要求6、8或9所述的荞麦茶的制备方法,所述荞麦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造粒后的干燥步骤,所述干燥是采用两段热风干燥工艺,第一段干燥热风温度90 120°C,时间25 40min,第二段干燥热风温度80 110°C,时间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高飞虎曾志红尹旭敏杨会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