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901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吊具,属于吊装用具领域,其结构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端分别向各自夹臂的同一侧延伸并使夹臂形成具有开口的弯曲状结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中前部相铰接在一起并使其各自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器并与其铰接;与定位器相对应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后端通过链条相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起吊过程平稳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机外壳吊具
技术介绍
在对电机外壳进行吊装时,需要通过带有吊钩的铁链将机壳挂住或者套好后再挂紧,然后再将其进行吊装;但这样的方式在装卸过程中较为繁琐,而且在吊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机壳脱落的现象,既给生产运行带来了不便,又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电机外壳吊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电机外壳吊具,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端分别向各自夹臂的同一侧延伸并使夹臂形成具有开口的弯曲状结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中前部相铰接在一起并使其各自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器并与其铰接;与定位器相对应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后端通过链条相连接在一起。一种电机外壳吊具,其所述定位器包括铰接块和定位座,铰接块设置在定位座中部;前述夹臂前端与铰接块相铰接。本技术的电机外壳吊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操作较为简单,使用成本低,可以将机壳方便的吊起,运行过程较为平稳,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给生产运行带来了极大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链条,2、第一夹臂,3、铰接块,4、定位座,5、定位杆,6、第二夹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电机外壳吊具,其结构包括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6,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6相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6的两端分别向各自夹臂的同一侧延伸并使夹臂形成具有开口的弯曲状结构,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6的中前部相铰接在一起并使其各自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6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器并与其铰接;与定位器相对应的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6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杆5 ;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6的后端通过链条I相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器包括铰接块3和定位座4,铰接块3设置在定位座4中部;前述夹臂前端与铰接块3相铰接。将定位器伸入到机壳中,同时将链条提起,夹臂后部便会合拢同时夹臂前端张开,使得定位器与机壳内壁相接触,由于定位器与夹臂铰接,这样便可以让定位器更好的与机壳内壁相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以便于在链条被提起的时候可稳当将机壳吊起。机壳越重,夹臂前端的张口就越大,从而使得定位器与机壳接触面更紧,增大摩擦力。待机壳落地时,夹臂后端开口增大,夹臂前端自然就会从机壳中脱离。本技术的电机外壳吊具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外壳吊具,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端分别向各自夹臂的同一侧延伸并使夹臂形成具有开口的弯曲状结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中前部相铰接在一起并使其各自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器并与其铰接;与定位器相对应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杆;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后端通过链条相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壳吊具,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两端分别向各自夹臂的同一侧延伸并使夹臂形成具有开口的弯曲状结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中前部相铰接在一起并使其各自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通陈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孚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