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771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雨刮器不能全方位刮刷汽车挡风玻璃的问题。该汽车雨刮器包括电机、雨刮杆和雨刮片,雨刮片设置在雨刮杆上,电机驱动雨刮杆转动,雨刮杆包括伸缩杆和摆动杆,摆动杆套设在伸缩杆外,伸缩杆一端为自由端,伸缩杆另一端连接有能够使伸缩杆的自由端相对于摆动杆伸长或缩短的驱动机构,雨刮器还包括设置在伸缩杆的自由端上的测距传感器,以及与测距传感器、电机和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的微处器理。该雨刮器能够进行智能刮刷,实现汽车雨刮器的全方位刮刷,为驾驶员提供了良好的视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子
,涉及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一般由电机、摆臂和刮片组成,摆臂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安装在电机上,另一端上安装刮片。使用时,电机驱动摆臂往复摆动,摆臂带动刮片在挡风玻璃上的扇形区域内往复刮刷。但是这种雨刮器只能够刮刷扇形区域内的雨水,对于扇形区域之外的雨水,雨刮器不能起到刮刷作用。因此,扇形区域之外的雨水会模糊驾驶员的视线,在雨天路滑驾驶员出现应急反应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可以伸缩的汽车挡风玻璃雨刮器”,其申请号为201020500205. 3,公告号为CN20186557,该技术方案包括平行摇臂和雨刮头两部分,平行摇臂的两条长边为两只活塞油缸,所述两只活塞油缸的进油腔用一条软管相连,所述两只活塞油缸的回油腔用另一条软管相连,所述进油腔和回油腔分别用另外两条软管与换向阀相连。该专利通过电机驱动平行摇臂摆动,并通过程序电路控制换向阀换向以给进油腔供油或者给回油腔供油,当给进油腔供油时,两条平行摇臂伸长,推动雨刮头伸向远端;当给回油腔供油时,两条平行摇臂缩短,拉动雨刮头伸向近端。通过平行摇臂的摆动和伸缩的配合实现增大雨刮器刮刷面积。上述方案虽然能够较大范围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但是其平行摇臂的伸缩的长度不能够智能控制,因此不能适应各种型号的挡风玻璃,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得到更好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该雨刮器能够自动调整伸缩长度,进行智能刮刷,实现汽车雨刮器的全方位刮刷。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设置在挡风玻璃外侧,包括雨刮片、雨刮杆和用于驱动雨刮杆摆动的电机,雨刮片设置在雨刮杆上,所述雨刮杆包括伸缩杆和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套设在伸缩杆外,所述伸缩杆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连接有能够使伸缩杆的自由端相对于摆动杆伸长或缩短的驱动机构,所述雨刮器还包括设置在伸缩杆的自由端上用于检测刮片到挡风玻璃边缘距离的测距传感器,以及与测距传感器、电机和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的并根据测距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机和驱动机构工作的微处器理。在上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机构和回位机构。液压机构通过改变压力驱动伸缩杆的自由端相对于摆动杆伸长;回位机构能够使伸缩杆回复到自然状态位置,即驱动伸缩杆的自由端相对摆动杆缩短。在上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中,所述液压机构包括进液腔、回液腔、储气腔,所述进液腔与伸缩杆连接,所述回液腔与进液腔之间通过导液管连接,所述导液管上设有进液阀,所述回液腔与储气腔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根据回液腔与储气腔内的压力差移动,所述储气腔通过导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有进气阀,所述储气腔上还设有出气阀。在上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中,所述回位机构为设置在进液腔的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摆动杆内。当液压机构驱动伸缩杆伸长后,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如果此时撤去液压机构的驱动力,弹簧会向自然状态回缩,拉动伸缩杆缩短。在上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中,所述进气阀、出气阀、进液阀均为与微处理器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磁阀。微处理器能够控制电磁阀实现智能控制,通过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伸缩杆的自由端相对摆动杆伸长或缩短。在上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中,所述出气阀的开口面积略大于所述进液阀的开口面积。出气阀的开口面积略大于进液阀的开口面积使得当出气阀和进液阀打开时,储气腔内的压力相对于回液腔的压力更容易减少,因此会在回液腔和储气腔之间产生压力差,使得隔板向储气腔一侧移动,此时回液腔内压力减少,进液腔内的液体由于压力差的作用流向回液腔,进液腔内的压力随之减少,在弹簧回复力作用下,伸缩杆的自由端相对于摆动杆缩短。在上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中,所述测距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现有技术相比,本可伸缩汽车雨刮器具有以下优点在雨刮器的工作过程中,通过伸缩杆的伸长或者缩短,使得雨刮片的工作区间不断变化,保证了雨刮片能够最大限度的刮刷汽车的挡风玻璃,并且由于传感器反馈和微处理器的控制,能够准确的控制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使得雨刮器的刮刷范围能够随时调整,不受挡风玻璃的大小的限制,为驾驶员和乘坐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视线。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实施例的雨刮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1、伸缩杆;2、摆动杆;31、进液腔;32、回液腔;33、储气腔;34、导液管;35、进液阀;36、进气阀;37、出气阀;38、导气管;39、空气压缩机;4、弹簧;5、测距传感器;6、电机;7、微处理器;8、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可伸缩汽车雨刮器,用于清除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水痕,雨刮器包括电机6、雨刮杆和雨刮片,雨刮片设置在雨刮杆上,电机6驱动雨刮杆转动,雨刮杆包括伸缩杆I和摆动杆2,摆动杆2套设在伸缩杆I外,伸缩杆I 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能够使伸缩杆I的自由端相对于摆动杆2伸长或缩短的驱动机构连接,雨刮器还包括设置在伸缩杆I的自由端上用于检测刮片到挡风玻璃边缘距离的测距传感器5,与测距传感器5、电机6和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的用于根据测距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机6和驱动机构工作的微处器理。更为具体的说,上述的测距传感器5为激光测距传感器。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机构和回位机构,液压机构包括进液腔31、回液腔32、储气腔33,进液腔31与伸缩杆I连接,回液腔32与进液腔31之间通过导液管34连接,导液管34上设有进液阀35,回液腔32与储气腔33之间通过隔板8隔开,隔板8根据回液腔32与储气腔33内的压力差移动,储气腔33通过导气管38与空气压缩机39连接,导气管38上设有进气阀36,储气腔33上还设有出气阀37 ;回位机构为设置在进液腔31的外侧的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伸缩杆I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摆动杆2内。上述的进气阀36、出气阀37、进液阀35均为与微处理器7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电磁阀,通过微处理器7的控制开启或者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出气阀37的开口面积略大于进液阀35的开口面积。下面接着阐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雨刮器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如下两个动作动作一微处理器7控制电机6的转动带动摆动杆2做往复摆动,刮刷半径为雨刮器在挡风玻璃表面刮刷时的最小半径,整个刮刷区域呈半圆形;动作二 测距传感器5检测伸缩杆I自由端与挡风玻璃边缘的距离并反馈给微处理器7,微处理器7根据接收到的距离信息,经过内部软件的计算分析后输出控制信号给液压机构的各个电磁阀(包括进气阀36、进液阀35和出气阀37)和空气压缩机39,通过控制空气压缩机39和电磁阀的关闭控制伸缩杆I的伸长和缩短,具体如下(I)当伸缩杆I需要伸长时,进气阀36、进液阀35开启,出气阀37关闭,同时空气压缩机39启动并通过进气阀36向储气腔33内充气,储气腔33内的压力增加后推动隔板8向回液腔32 —侧移动,使得回液腔32内的液体通过进液阀35进入进液腔31使得进液腔31内压力增加,从而推动伸缩杆I的自由端相对于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设置在挡风玻璃外侧,包括雨刮片、雨刮杆和用于驱动雨刮杆摆动的电机(6),雨刮片设置在雨刮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杆包括伸缩杆(1)和摆动杆(2),所述摆动杆(2)套设在伸缩杆(1)外,所述伸缩杆(1)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伸缩杆(1)另一端连接有能够使伸缩杆(1)的自由端相对于摆动杆(2)伸长或缩短的驱动机构,所述雨刮器还包括设置在伸缩杆(1)的自由端上用于检测刮片到挡风玻璃边缘距离的测距传感器(5),以及与测距传感器(5)、电机(6)和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的并根据测距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机(6)和驱动机构工作的微处器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设置在挡风玻璃外侧,包括雨刮片、雨刮杆和用于驱动雨刮杆摆动的电机(6),雨刮片设置在雨刮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杆包括伸缩杆(I)和摆动杆(2),所述摆动杆(2)套设在伸缩杆(I)外,所述伸缩杆(I) 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伸缩杆(I)另一端连接有能够使伸缩杆(I)的自由端相对于摆动杆(2)伸长或缩短的驱动机构,所述雨刮器还包括设置在伸缩杆(I)的自由端上用于检测刮片到挡风玻璃边缘距离的测距传感器(5),以及与测距传感器(5)、电机(6)和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的并根据测距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机(6)和驱动机构工作的微处器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机构和回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汽车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包括进液腔(31)、回液腔(32)、储气腔(33),所述进液腔(31)与伸缩杆(I)连接,所述回液腔(32)与进液腔(31)之间通过导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真金启前由毅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