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3431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回收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过滤罐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冷凝器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分离膜、压缩机及散热器的入口,分离膜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紫外光臭氧分解器及冷凝器的入口,紫外光臭氧分解器设有通向大气的出口,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分离器的入口,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沉淀箱的入口,沉淀箱的出口连接所述回收罐及水池的入口,水池的出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入口,散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紫外光臭氧分解器设计,可进一步分解尾气中的残留微量有机成分,使排放入大气的尾气无二次污染,环保减排,经沉淀箱油水分离得到的废水可进入水池,并经散热器作用循环至冷凝器中重复利用,节约成本,耗能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体回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挥发性有机物的气体排放问题。这类挥发性有机废气通常是沸点不太高的一种或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份以及一些杂质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尾气排放,纺织业、印刷电子线路板制造业、油漆、制革和涂料等工艺中的有机溶剂挥发等等。上述挥发性有机废气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的极大污染;同时由于这些有机废气中多数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需要合理处置、回收下来加以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目前,处理上述挥发性有机废气最常用的方法是吸附法,其原理是利用固体吸附剂表面对废气中不同物质的吸附和脱附能力的不同,将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组份吸附在吸附剂表面,而将除去有机物组份后不被吸附的气体排放入大气中。当吸附剂达到一定的吸附饱和度时,再对吸附剂进行脱附再生,将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有机物组份脱附下来,使吸附剂重新恢复吸附能力。这种方法吸附过程比较简单,但脱附过程很繁琐,吸附和脱附过程需要至少两个设备切换操作,因而对控制部分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这种方法耗能大,成本高,对脱除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有所限制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比如申请号为200810097554. 2,名称为“一种持续循环式油气吸附回收方法”的专利利用吸附塔中的活性碳床吸附回收油气,然后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塔进行解吸再生,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进入回收塔,被液态贫汽油本体所吸收,回收塔中的尾气重新进入吸附塔循环吸附。该系统提出吸附塔中至少两台吸附罐交替进行吸附和解吸再生,解附过程繁琐麻烦,耗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此系统能耗小,成本低,系统内分离得到的废水可循环使用,同时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无二次污染,环保实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由过滤罐、冷凝器、分离膜、紫外光臭氧分解器、压缩机、分离器、沉淀箱、回收罐、水池以及散热器组成。所述过滤罐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 ;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分离膜、压缩机及散热器的入口 ;所述分离膜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紫外光臭氧分解器及冷凝器的入口 ;所述紫外光臭氧分解器设有通向大气的出口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分离器的入口 ;所述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沉淀箱的入口 ;所述沉淀箱的出口连接所述回收罐及水池的入口 ;所述水池的出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入口 ;所述散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为3组或3组以上。进一步,所述分离膜为材质不被挥发性有机物溶解或破坏的有机分子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紫外光臭氧分解器设计,可进一步分解尾气中的残留微量有机成分,使排放入大气的尾气无二次污染,环保减排。2.经沉淀箱油水分离得到的废水可进入水池,并经散热器作用循环至冷凝器中重复利用,节约成本,耗能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过滤罐;2_冷凝器;3_分离膜;4_紫外光臭氧分解器;5-压缩机;6_分离器;7_沉淀箱;8_回收罐;9_水池;10_散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由过滤罐1、冷凝器2、分离膜3、紫外光臭氧分解器4、压缩机5、分离器6、沉淀箱7、回收罐8、水池9以及散热器10组成。过滤罐I的出口连接冷凝器2的入口 ;冷凝器2的出口分别连接分离膜3、压缩机5及散热器10的入口 ;分离膜3的出口分别连接紫外光臭氧分解器4及冷凝器2的入口 ;紫外光臭氧分解器4设有通向大气的出口 ;压缩机5的出口连接分离器6的入口 ;分离器6的出口连接沉淀箱7的入口 ;沉淀箱7的出口连接回收罐8及水池9的入口 ;水池9的出口连接散热器10的入口 ;散热器10的出口连接冷凝器2的入口。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冷凝器为3组或3组以上;分离膜为材质不被挥发性有机物溶解或破坏的有机分子膜。本技术使用过程及效果如下有机废气首先进入过滤罐I进行初步过滤,除掉有机废气中的固体杂质,然后经过三组或三组以上冷凝器2的冷凝作用进入压缩机5。未冷凝的杂质气体经过不被挥发性有机物溶解或破坏的分离膜3进一步过滤有机组份,再通过紫外光臭氧分解器4分解残留的微量有机成分后排入大气中,保证排入大气中的尾气无二次污染,其有机组份含量< 2 %。进入压缩机5内的有机废气变成液态后依次进入分离器6和沉淀箱7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的有机组份全部回收到回收罐8中。此外,经沉淀箱7得到的废水进入水池9中,并经散热器10作用可循环至冷凝器2中重复利用。经分离膜3进一步过滤得到的有机组份可进入冷凝器2中进入后续的提纯过程中。冷凝器2中使用完毕的热水可进入散热器10内散热后再进入冷凝器2中使用。本技术可适用于含乙酸酯类、卤代烃、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异丙酮、丙酮丁酮、苯类等有机废气的回收利用,能耗小,成本低,系统内分离得到的废水可循环使用,同时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无二次污染,环保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由过滤罐、冷凝器、分离膜、紫外光臭氧分解器、压缩机、分离器、沉淀箱、回收罐、水池以及散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分离膜、压缩机及散热器的入口;所述分离膜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紫外光臭氧分解器及冷凝器的入口;所述紫外光臭氧分解器设有通向大气的出口;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分离器的入口;所述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沉淀箱的入口;所述沉淀箱的出口连接所述回收罐及水池的入口;所述水池的出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入口;所述散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系统,由过滤罐、冷凝器、分离膜、紫外光臭氧分解器、压缩机、分离器、沉淀箱、回收罐、水池以及散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 ;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分离膜、压缩机及散热器的入口 ;所述分离膜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紫外光臭氧分解器及冷凝器的入口 ;所述紫外光臭氧分解器设有通向大气的出口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分离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创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