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及光学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913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在具有高折射率的光学基材、尤其是塑料透镜上,不会产生不均匀性、白浊等外观不良,不受塑料透镜的原料左右地形成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耐擦伤性、密合性和高折射率的底漆涂层,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存稳定性的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含有具有源自聚碳酸酯的骨架的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无机氧化物微粒和水而成,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具有源自聚碳酸酯的骨架的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和无机氧化物微粒而成的新型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以及在光学基材、尤其是在塑料透镜的表面上包含通过使前述底漆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高折射率的底漆涂层的新型光学物品。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光学基材的表面上的前述底漆涂层上进而具有通过使含有无机氧化物微粒和有机硅化合物而成的硬涂覆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硬涂层的新型光学物品(层叠体)。进而,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在形成在光学基材的表面上的前述底漆涂层上形成具有光致变色性的光致变色涂层而成的新型光学物品。
技术介绍
光学基材、尤其是塑料透镜的表面由于形成塑料透镜的合成树脂(塑料透镜原料)的耐擦伤性低,就其本身而言,容易受到损伤,通常在透镜表面形成硬涂层。通常已知层叠硬涂层时,虽然耐擦伤性得到改善,但是塑料透镜的耐冲击性降低。进而,为了抑制源自塑料透镜表面的反射光,通过在前述硬涂层上蒸镀无机氧化物,从而层叠防反射涂层。但是已知除了层叠硬涂层之外、还层叠防反射涂层时,所得到的塑料透镜的耐冲击性进ー步降低、更容易产生裂纹。因此,为了提高这种耐冲击性,通常对在塑料透镜与硬涂层之间夹设底漆涂层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另外,对于高折射率的塑料透镜而言,所层叠的底漆涂层的折射率是重要的。这是因为,由于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与底漆涂层的折射率之差而产生干涉条纹。作为高折射率塑料透镜用的底漆组合物,通常已知使用聚氨酯树脂的底漆组合物。具体而言,已知(i)在聚氨酯树脂中混合无机氧化物微粒而成的底漆组合物(參照专利文献I)、(ii)在聚氨酯树脂中混合无机氧化物微粒和有机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物而成的底漆组合物(參照专利文献2)、以及(iii)在聚氨酯中混合无机氧化物微粒和聚氨酯形成用単体和/或低聚物而成的底漆组合物(參照专利文献3)等。另外,还已知(iv)使用聚酯树脂的底漆组合物(參照专利文献4)。这些底漆组合物虽然对于特定的塑料透镜原料可以提供良好的密合性并且提高耐冲击性,但是存在根据塑料透镜原料的种类而不能提供充分的密合性的问题。另外,对于这些底漆组合物中、无机氧化物微粒和聚氨酯树脂混合而成的底漆组合物而言,所形成的底漆涂层有时会白浊,存在改善的余地。尤其是对于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底漆组合物而言,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底漆涂层的固化需要的时间长,操作性、生产率差的问题。认为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所使用的聚氨酯树脂自身的特性和添加到底漆组合物中的有机溶剤。对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底漆组合物而言,除了存在根据塑料透镜原料的种类而密合性不充分、底漆涂层白 浊的问题(由于将无机氧化物微粒与聚氨酯树脂混合来使用所导致)之外,还由于使用有机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物、而在耐长期使用的保存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底漆组合物除了含有聚氨酯树脂和无机氧化物微粒之外,还含有聚氨酯形成用単体作为第三构成成分。形成底漆涂层吋,需要使该聚氨酯形成用単体固化。在塑料透镜的表面涂布该底漆组合物后,对于所形成的底漆涂层在高温下进行固化处理。因此,对于耐热性低的塑料透镜使用时,存在透镜热变形、着色等问题。另外,由于使用反应性的聚氨酯形成用単体,因此存在底漆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不充分的问题。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包含聚酯树脂的底漆组合物,记载了在该底漆组合物中可以进而配混无机氧化物微粒。但是,通过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判明,对于聚酯树脂和无机氧化物微粒组合而成的底漆组合物而言,根据塑料透镜原料的种类而密合性不充分。近年,关于改善塑料透镜的耐冲击性的底漆组合物,从环境问题的观点考虑,使用聚氨酯树脂的水分散体。但是使用水分散体吋,对于塑料透镜的润湿性方面存在问题(润湿性低)、形成在透镜表面的涂膜的平滑性等外观方面存在问题。为了消除这种问题,而添加有机溶剂以提高底漆组合物的润湿性、提高涂膜的平滑性,但是产生所生成的底漆组合物自身的保存稳定性降低等新的问题。另外,塑料透镜等光学产品中,为了使透镜具有光致变色特性(若照射太阳光、汞灯的光这样含有紫外线的光则迅速变色,若停止光的照射而置于暗处则恢复原来的顔色的可逆作用),而在塑料透镜的表面形成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而成的光致变色涂层。光致变色涂层如下形成在塑料透镜上涂布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和聚合性単体的光致变色涂覆剂后,使该涂覆剂固化(以下有时将这种形成光致变色涂层的方法仅表示为“涂覆法”)。以往的涂覆法中,在塑料透镜上直接形成光致变色涂层。近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光致变色涂层与塑料透镜的密合性,采用在塑料透镜上设置底漆涂层后、形成光致变色涂层的方法。具体而言,为了形成光致变色涂层用的底漆涂层,已知使用含有湿气固化性聚氨酯树脂的底漆组合物(专利文献5)或者含有聚氨酯树脂乳液的底漆组合物(专利文献6)。然而,利用这些底漆组合物时,虽然可以提高塑料透镜与光致变色涂层的密合性,但是另一方面还存在以下的问题。S卩,专利文献5记载的方法中,使用含有湿气固化性聚氨酯树脂和/或前体、和沸点为70°C以上且溶解度參数为8以上的溶剂而成的底漆组合物。但是,例如在由聚碳酸酷形成的塑料透镜形成底漆涂层时,构成底漆组合物的溶剂有可能过度溶解塑料透镜的表面。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必须另外在塑料透镜的表面形成新的防止用膜,结果操作性方面存在问题。另外,该底漆组合物虽然含有无机氧化物微粒,但是由于难以混合无机氧化物微粒,因此存在折射率低的问题。专利文献6记载的方法中,使用包含聚氨酯树脂以胶体形式分散在分散介质中而成的乳液的底漆组合物。通过使用这种底漆组合物,可以达成塑料透镜与光致变色涂层之间的充分的密合性。但是混合无机氧化物微粒时,存在所得到的底漆涂层白浊的问题。如上所述,关于通过涂覆 法制造光致变色性塑料透镜时使用的底漆组合物,期待开发可以适用于由各种原料形成的塑料透镜、可以提供塑料透镜与光致变色涂层的良好的密合性,并且对所形成的光致变色性透镜赋予良好的耐冲击性的底漆组合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888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2896546号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67845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许第3362306号专利文献5 :国际公开W004/078476号小册子专利文献6 :国际公开W008/001875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干,提供ー种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其提高光学基材(尤其是塑料透镜)的耐冲击性,并且涂膜(涂层)具有均匀的平滑性,不会产生白浊等外观不良,与光学基材的密合性优异,具有高折射率,进而其本身具有优异的保存稳定性。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在光学基材上由前述底漆组合物形成底漆涂层,接着在该底漆涂层上层叠含有无机氧化物微粒和含水解性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而成的硬涂层时,发挥优异的耐擦伤性、耐冲击性,降低由于光学基材与底漆涂层之间的折射率差而产生的干渉条纹。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在光学基材上由底漆组合物形成底漆涂层,接着在该底漆涂层上形成光致变色涂层时,可以赋予光学基材与光致变色涂层的良好的密合性,并且赋予优异的耐冲击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发现,为了改善所得到的光学物品的外观、使耐冲击性、耐擦伤性、密合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3 JP 2010-2046551.ー种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A)具有源自聚碳酸酯的骨架的聚氨酯树脂(“A成分”)、(B)聚酯树脂(“B成分”)、(C)无机氧化物微粒(“C成分”)和(D)水(“D成分”),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B成分为10 95质量份,C成分为70 300质量份,以及D成分为150 2300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其中,具有源自聚碳酸酯的骨架的聚氨酯树脂具有200 1000%的伸长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其还含有(E)水溶性有机溶剂(“E成分”)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其特征在干,(E)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选自ニ甘醇单丁基醚、ー缩ニ丙ニ醇-正丙基醚、丙ニ醇-正丁基醚、こニ醇单丁基醚中的至少ー种溶剤。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其中,E成分的配混量相对于100质量份A成分为30 700质量份。6.ー种光学物品,其特征在于,其在光学基材上具有涂布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物品用底漆组合物、并使该组合物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力宏中司俊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德山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