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1684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孔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溶剂热方法,将氧化钛前驱体和氧化铝前驱体溶于有机溶剂,在保护剂的作用下,在高温静态反应釜中发生醚化反应,氧化钛与氧化铝的分子互相混合,形成单分子层化合物,并经400℃~600℃焙烧形成TiO2-Al2O3复合氧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首次使用溶剂热法合成具有特定、新颖的层状结构TiO2-Al2O3复合载体。该复合载体可以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的载体,尤其适合用作重质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iO2 -Al2O3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中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原油重质化和石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化将是石化行业一直面对的问题,只有持续不断进行加氢精制技术的创新,才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加氢精制工艺的提高依赖于高活性的催化剂应用,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近年来对催化剂的氧化铝载体改性做了很多工作。用氧化铝-氧化钛复合氧化物作为载体,由于活性相与氧化钛作用方式能够增加活性中心数,因而使原来催化剂的脱硫能力显著增加。同时,可以降低催化剂活性金属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催化剂成本。通常合成氧化铝一氧化钛复合氧化物有两种途径,第一是钛改性氧化铝载体,最经常用是浸溃方法。美国专利US4734186A就公开了一种用浸溃方法钛改性氧化铝载体的方法,此种方法能够在氧化铝表面形成氧化钛层,使氧化钛与催化活性相直接相互作用,不利因素是氧化钛颗粒互相接触,长时间运转,易于团聚。另外,这种载体物化性质完全依赖于氧化铝本身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而浸溃过程能够降低这两方面的性能,因此氧化钛的添加量受到限制。也有文献Catalysis Today (1996,29 :215)报道了用气相吸附法代替浸溃,能够提高氧化钛的负载量,但处理量较少,需要负压条件,成本较高。另一途径就是通过一锅同时合成氧化铝-氧化钛复氧化物,通常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专利CN101199935A公开了一种以钛铝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加氢脱硫催化齐IJ,其钛铝复合载体采用溶胶一凝胶的方法合成,分别合成钛与铝的溶胶,之后将其混合,形成复合载体,具有介孔结构,孔径9 14nm ;比表面积为230 350m2/g。EP0199399A2公开了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催化剂的载体由氧化钛和氧化铝粉末混合,胶溶后成型。以上复合载体具有共同的明显特征,就是氧化铝相和氧化钛相分离明显,因此制成催化剂时,活性相既可以与氧化钛作用,也可以与氧化铝作用,性能具有不稳定性。采用有机钛铝盐的溶胶-凝胶法(水解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顾忠华在《石油化工,2006年第6期,P533-538))中指出,与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得的TiO2-Al2O3复合载体相比较,钛铝醇盐的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复合载体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最小的孔径。然而,该方法中由于有机钛盐与有机铝盐的水解速度相差很多,水解速度快的钛的醇盐水解后将不可避免的发生钛聚集现象,所得复合载体中氧化钛相与氧化铝相的分离仍然比较明显,不够均匀。以上方法合成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性能与传统的氧化铝的性能相近。介孔材料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单一孔径和高活性使其在催化加氢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溶剂热方法,将钛铝的前驱体溶于有机溶剂,在高温静态反应釜中发生醚化反应,在保护剂的作用下,氧化钛与氧化铝的分子互相混合,形成单分子层化合物。此化合物在高温焙烧后形成TiO2 Al2O3复合氧化物,其特征是未焙烧前是层状单分子层化合物,Ti与Al成分分布均匀。经400°C 600°C焙烧后,比表面积可达到400m2/g以上,孔容一般在0. 5mL/g以上,孔径分布窄,最可几孔径可达3. 5nm,具有明显的介孔材料特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氧化铝和氧化钛分布更均匀的介孔复合载体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钛前体和氧化铝前体在室温、搅拌条件下溶入有机溶剂中; (2)向步骤(I)所得溶液中加入保护剂,继续搅拌I小时以上; (3)将步骤(2)所得溶液转移到静态反应釜中,在温度140 200°C下密闭反应15 30小时; (4)步骤(3)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产物经分离、清洗、干燥和焙烧即制得介孔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I)中所述的氧化钛前体为有机钛化合物,如可以选自钛酸四异丙酯、钛酸正丁酯、钛酸四乙酯或钛酸四异丁酯等,其中优选钛酸四异丙酯或钛酸正丁酯;所述的氧化铝前体为有机铝化合物,如可以为异丙醇铝或仲-丁醇铝等,其中优选仲-丁醇铝;所述的有机溶剂为醇类,如可以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辛醇或苯甲醇等,其中优选苯甲醇。步骤(I)中所述的 氧化钛前体与氧化铝前体之比以钛与铝计的摩尔比为0. 2 4,优选范围为0. 3 2。步骤(2)中所述的保护剂为一种长链有机胺类,如十二胺或油胺等,其中优选油胺。保护剂的加入量以保护剂与(Ti + Al)计的摩尔比一般为0. 5 2。步骤(3)中,氧化钛前体与氧化铝前体在保护剂的存在下发生醚化反应。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40 200°C,优选范围160 180°C。步骤(4)中所述的清洗、分离、干燥和焙烧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操作。如清洗条件一般为用无水乙醇,采用超声分散;分离一般采用离心分离,离心速度为1000 4000rpm。所述的干燥条件一般为于空气中在温度50 120°C下干燥10 20小时;所述的焙烧是指在400°C 600°C恒温I 6小时,其中焙烧前的升温速度一般为100 150。。/ 小时。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其特征是未焙烧前为层状化合物,Ti与Al成分分布均匀;经400°C 600°C焙烧后,XRD结构分析无明显的物相结构,STEM-EDS分析显示产物的成分均匀,比表面积大于400 m2/g,孔容一般在0. 5mL/g以上,可几孔径可达3. 5n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介孔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孔容较高,孔径分布窄。2、本专利技术采用溶剂热方法,将钛和铝的前驱体溶于有机溶剂,在保护剂的作用下,在高温静态反应釜中发生醚化反应,氧化钛与氧化铝的分子互相混合均匀,形成单分子层化合物。该化合物经焙烧后,氧化铝相与氧化钛相的分布更加均匀,如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复合载体在透射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氧化钛或者氧化铝相的分离。3、与现有技术合成的TiO2-Al2O3复合载体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首次使用溶剂热法合成具有特定、新颖的层状结构TiO2-Al2O3复合化合物作为复合载体的前体。该TiO2-Al2O3复合载体可以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的载体,尤其适合于重质油的加氢脱硫。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氧化物焙烧前的透射电镜图像。图2是按照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氧化物焙烧后的透射电镜图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用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介孔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但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试剂有异丙醇,苯甲醇,硝酸和无水乙醇,都是分析纯级,由国药试剂公司生产。油胺,仲丁醇铝和异丙醇钛是由阿拉丁试剂公司生产的。实施例1 在室温,磁搅拌条件下,将54g的仲丁醇铝与300mL苯甲醇溶剂混合。搅拌20分钟后,加入63g异丙醇钛;搅拌20分钟,加入160mL油胺,搅拌4小时。将溶液转移到静态反应釜中,密封严实,置放到干燥箱里。干燥箱的温度设在180°C,恒温24小时后取出,自然冷却。制得的溶液用无水乙醇清洗-离心分离3次,收集到的固体粉末在70°C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取部分固体粉末分散在无水乙醇中,用于高分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钛前体和氧化铝前体在室温、搅拌条件下溶入有机溶剂中;(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保护剂,继续搅拌1小时以上;(3)将步骤(2)所得溶液转移到静态反应釜中,在温度140~200℃下密闭反应15~30小时;(4)步骤(3)反应结束后,经冷却,产物经分离、清洗、干燥和焙烧即制得介孔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钛前体和氧化铝前体在室温、搅拌条件下溶入有机溶剂中; (2)向步骤(I)所得溶液中加入保护剂,继续搅拌I小时以上; (3)将步骤(2)所得溶液转移到静态反应釜中,在温度140 200°C下密闭反应15 30小时; (4)步骤(3)反应结束后,经冷却,产物经分离、清洗、干燥和焙烧即制得介孔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钛前体为有机钛化合物,所述的氧化铝前体为有机铝化合物。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钛前体选自钛酸四异丙酯、钛酸正丁酯、钛酸四乙酯或钛酸四异丁酯;所述的氧化铝前体为异丙醇铝或仲-丁醇铝;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辛醇、或苯甲醇;所述的保护剂为十二胺或油胺。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钛前体为钛酸四异丙酯或钛酸正丁酯,所述的氧化铝前体为仲-丁醇铝,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苯甲醇,所述的保护剂为油胺。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友沈智奇凌凤香王少军杨卫亚季洪海王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