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缺血损伤能力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620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紧张素Ⅱ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疾病的药物的用途。是将常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0~5000n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及终浓度为10%的胎牛血清;将经传代培养稳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该细胞培养基中培养6~24小时后,获得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大鼠缺血心肌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管紧张素II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缺血损伤能力用途。
技术介绍
血管紧张素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成员。作为一种多功能肽,涉及多种生物学进程,包括增殖、生长、血管生成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骨髓干细胞中的一类。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且颇具前景的组织修复的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化以外,还通过旁分泌促进组织保护和修复。然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保护和修复组织的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组织后面临的恶劣的微环境,包括局部缺血缺氧和缺少营养因子等,使干细胞存活率较低,分泌生长因子较少,分化率低,组织保护和修复作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血管紧张素II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缺血损伤能力用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血管紧张素II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缺血损伤能力用途,是在常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0 5000nmol/L的血管紧张素II及终体积浓度为10%的胎牛血清。所述的常规细胞培养基为低糖DMEM培养基; 然后将经传代培养稳定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上述培养基中,于37°C、C02体积浓度为5%、空气体积浓度95%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6 24小时; 然后将培养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移植到大鼠缺血心肌组织。附图说明 图1为用GFP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观察MSCs移植到大鼠心梗及周边区域后的存活情况。其中,图1a是心梗模型组,图1b是单纯MSCs移植组,图1c是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由图可见心梗模型组没有移植GFP标记的干细胞所以没有发出荧光的干细胞。单纯MSCs移植组可以看到存活的干细胞发出的比较弱和少的荧光。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可以看到存活的干细胞发出较强的荧光。因此,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存活情况更好。图2为免疫组化法分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缺血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情况。其中,图2a是伪手术组,图2b是心梗模型组,图2c是单纯MSCs移植组,图2d是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由图可见伪手术组和心梗模型组心肌缺血组织及其周边表达的VEGF很少,单纯MSCs移植组和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表达的VEGF升高,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因此,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能力更高,更有利于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化。图3为免疫组化法分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缺血组织及其周边组织微小血管形成的情况(以VDI因子表达情况为指示)。图3a是伪手术组,图3b是心梗模型组,图3c是单纯MSCs移植组,图3d是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由图可见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微小血管密度高于MSCs移植组。因此,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微小血管密度更高,说明干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程度更高,进而更有利于修复心肌缺血组织。图4为Masson染色法分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缺血组织纤维化程度;图4a是伪手术组,图4b是心梗模型组,图4c是单纯MSCs移植组,图4d是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由图可见伪手术组组织纤维化程度最低;心梗模型组组织纤维化程度最高;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单纯MSCs移植组。因此,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缺血组织纤维化程度更低,干细胞修复心肌缺血损伤能力更强。图5为TTC染色法分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面积的情况;图中从左到右各组依次为伪手术组、心梗模型组、单纯MSCs移植组、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由图可见伪手术组梗死面积最小,心梗模型梗死面积最大,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单纯MSCs移植组,P〈0. 01。因此,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缺血组织梗死面积减小,干细胞修复心肌缺血损伤能力更强。图6为超声心动图分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心功能改善的情况。图6a为移植干细胞2天后与21天后,实验各组心脏射血分数(EF)的变化值的柱状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组依次为伪手术组、心梗模型组、单纯MSCs移植组、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由图可见伪手术组EF值下降最少,心梗模型组EF值下降最多,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EF值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单纯MSCs移植组,P〈0.01。图6b为移植干细胞21天后,实验各组心脏射血分数(EF)柱状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组依次为伪手术组、心梗模型组、单纯MSCs移植组、用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由图可见伪手术组EF最高,心梗模型组EF值最低,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MSCs移植组EF值明显高于单纯MSCs移植组,P〈0. 01。血管紧张素II处理的干细胞修复心肌缺血损伤效果更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麻醉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其股骨、胫骨骨干,用低糖DMEM (L-DMEM)冲洗骨髓腔,将冲出的骨髓液移入预先置有Percoll细胞分离液的离心管中离心。收集中间层的单个核细胞,用L-DMEM洗涤2次之后接种于培养瓶内,用含胎牛血清的L-DMEM在37 V,5 % C02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情况,每2天半量换液I次。待细胞生长至铺满瓶底的80 90 %时细胞传代。使用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2.向低糖DMEM培养基中加入胎牛血清使其终体积浓度为10%,再加入血管紧张素II,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0nmol/L、100nmol/L、1000nmol/L、5000nmol/L ;待细胞在常规培养基下生长至铺满瓶底的70 %时,换成上述配好的培养基培养,培养6 24小时后,获得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大鼠缺血心肌组织。以下有益效果以血管紧张素II终浓度为lOOnmol/L的培养基培养干细胞12小时的应用效果为例。3.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及干细胞移植。用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大鼠麻醉后做心电图(ECG)。固定大鼠、消毒、备皮。连接呼吸机。在大鼠肩下约两指位置纵向剪口 1cm,钝性分离肌肉,直到见3-4肋间,钝性撕开3-4肋间,用扩胸器保持开口,剪开心包膜,结扎左心耳下缘2-3mm处。关胸并缝合皮肤。20min后再做ECG观察结扎是否成功。移植前,将干细胞消化下来、计数、离心、重悬、轻吹混匀,吸取细胞悬液进入舒锐⑧一次性无菌胰岛素注射器。移植时,吸取细胞悬液入注射器中,注射到心肌缺血及周边区,所注射的细胞总数约为1X106个/只。4.检测GFP标记的干细胞存活情况。取70g GFP转基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血管紧张素Ⅱ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血管紧张素II用于制备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疾病的药物的用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平刘超宋奕辰胡亮王露露肖容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