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竹子的医疗作用早已为我国人们所认识,据《本草纲目》记,苦竹、甘竹、淡竹及竹浙、竹笋等均有不同的药用价值。竹子中的药用成分主要是黄酮类成分,竹叶黄酮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清除羟自由基和调节血脂功能及抗过敏、抗炎、抗菌、抗突变、抗肿瘤、抗溃疡、抗病毒、保护心血管疾病及保肝等生理活性,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然生物黄酮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充分利用我国竹叶资源,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高黄酮含量的竹叶提取物制备方法,并应用于食品与保健品中,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竹叶黄酮含量高、设备投资少、无环境污染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高含量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I)将新鲜竹叶清洗、烘干后粉碎并过20目筛,获得竹叶粉末,将竹叶粉末与水以质量比I Ho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浸泡广3h,然后升温至8(T10(TC下加热回流浸提O. 5 3h,冷却至3(T50°C后 过滤,获得滤液,即竹叶水提物;(2)在步骤(I)获得的竹叶水提物中搅拌加入絮凝剂,在室温下静置疒6h,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新鲜竹叶清洗、烘干后粉碎并过20目筛,获得竹叶粉末,将竹叶粉末与水以质量比1:7~10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浸泡1~3小时,然后升温至80~100℃下加热回流浸提0.5~3h,冷却至30~50℃后过滤,获得滤液,即竹叶水提物;(2)在步骤(1)获得的竹叶水提物中搅拌加入絮凝剂,在室温下静置2~?6小时,然后离心,弃去沉淀,获得上清液a;所述絮凝剂为海藻酸钠、壳聚糖或羧甲基纤维素;(3)将步骤(2)获得的上清液a减压浓缩后加入乙醇水溶液使乙醇体积终浓度为70~90%,静置4~12小时后,取上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新鲜竹叶清洗、烘干后粉碎并过20目筛,获得竹叶粉末,将竹叶粉末与水以质量比1:7 10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浸泡广3小时,然后升温至8(T10(TC下加热回流浸提O. 5 3h,冷却至3(T50°C后过滤,获得滤液,即竹叶水提物; (2)在步骤(I)获得的竹叶水提物中搅拌加入絮凝剂,在室温下静置2 6小时,然后离心,弃去沉淀,获得上清液a ;所述絮凝剂为海藻酸钠、壳聚糖或羧甲基纤维素; (3)将步骤(2)获得的上清液a减压浓缩后加入乙醇水溶液使乙醇体积终浓度为7(Γ90%,静置Γ12小时后,取上清液b减压浓缩至浓缩物无乙醇味,获得浸膏; (4)将步骤(3)获得的浸膏加水配成混合液,再将混合液用萃取剂在5(T80°C条件下搅拌30 90分钟进行萃取,萃取完全后冷却至30 40°C,静置分层,获得上层萃取液和下层萃余液,将上层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混合液体积的O. 3^0. 5倍,即得竹叶黄酮粗提液;所述萃取剂由有机溶剂A和有机溶剂B以体积比为1000:1飞混合组成,有机溶剂A为乙酸乙酯或乙酸乙酯与异丙醇以体积比5 9:1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B为乙酸; (5)将步骤(4)获得竹叶黄酮粗提液进行柱层析,以体积浓度709Γ80%的乙醇水溶液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组分的洗脱液,将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水,获得竹叶黄酮提取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血糖活性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絮凝剂以质量浓度O. Γ5%絮凝剂水溶液的形式加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降血糖活性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絮凝剂水溶液与竹叶水提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