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323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支架(1)包括左右间隔两竖直支架(1.1、1.2),左、右翻转框(2、6)的中部有垂直回转轴分别与左右两竖直支架上部的轴承(7、8)连接,其中一端通过轴承与翻转驱动部分连接;翻转台(5)两端分别与左、右翻转框连接,翻转台上有可调节压紧机构。翻转台(5)的纵梁(5.4)上设有可柔性调节的反变形装置(5.2),反变形装置可在翻转梁的纵梁上滑动,并且反变形装置的高度可调。左、右翻转框设有与翻转台连接的丝杠和T型槽,丝杠与翻转台两端的丝杠套匹配连接,T型槽与翻转台两端的导向键匹配。可调节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梁一端的固定压紧丝杠(3)和另一端的移动压紧丝杠(4)。(*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主要应用在专用车的车厢底 板的补焊。经对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并对上述范围的数据库和互联网相关网站进行检索,具体情况如下有关集散控制的自动焊接柔性系统。未涉及底板的反变形翻转装置。 有将气动和机械传动结合,实现工件定位压紧移动和翻转的论述,但是,未说明具体的装置及结构。之前,底板只是放置在平面工作台上进行补焊,每补焊一个底板均需要天车的配合来翻转一次底板,以使底板的两面均得到补焊,同时,在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采用了横悍、立焊甚至仰焊等不利焊接质量的焊接方式;同时无变形装置,随意性大,使焊接完成后变形不易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使补焊的底板保证进行360°的翻转,焊接方式全部采用平焊,保证了焊接质量;在翻转台上 设计安装了能柔性调节的反变形装置,根据不同车型设置不同的反变形量, 使底板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包括支架部 分、支撑底板的翻转台及其翻转驱动部分,支架1部分包括左右间隔两竖直 支架,左、右翻转框的中部有垂直回转轴分别与左右两竖直支架上部的轴承 连接,其中一端通过轴承与翻转驱动部分连接;翻转台两端分别与左、右翻 转框连接,翻转台上有可调节压紧机构。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翻转台的纵梁上设有可柔性调节的反变形 装置,反变形装置可在翻转梁的纵梁上滑动,并且反变形装置的高度可调。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左、右翻转框设有与翻转台连接的丝杠和 T型槽,丝杠与翻转台两端的丝杠套匹配连接,T型槽与翻转台两端的导向 键匹配。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可调节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梁一端的 固定压紧丝杠和另一端的移动压紧丝杠;移动压紧丝杠固定在滑块上,滑块 套在翻转梁纵梁上。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与翻转驱动部分连接的回转轴一端与翻转 框花键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依次与挠性联轴器、减速器、电动机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底板补焊翻转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 题,能保证底板进行360°的翻转,焊接方式全部采用平焊,保证了焊接质 量;在翻转台上我们设计安装了能柔性调节的反变形装置,根据不同车型设 置不同的反变形量,使底板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满足了工艺要求,保证了产 品质量。柔性化程度高,适用于所有的专用车车厢底板的补焊。通过使用该底板补焊翻转台使底板的焊接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使车厢底板的焊接变形由原来的15證降低到4ram以内,减少了由于变形严重而进 行的返工和校正工序和时间,同时也相应的减少了焊接材料、电能以及工人 的工时费用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左翻转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右翻转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翻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本技术支架l部分包括左右间隔两竖直支架l.l、 1.2,左翻转框2 的中部有垂直回转轴2. 1与左竖直支架1. 1上部的轴承7连接;右翻转框6 的回转轴6. 1 —端与翻转框花键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8依次与挠性联轴器 9、减速器IO、电动机ll连接。翻转台5上有可调节压紧机构可调节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梁一端 的固定压紧丝杠3和另一端的移动压紧丝杠4;移动压紧丝杠4固定在滑块 4. 1上,滑块4. 1套在翻转台纵梁5. 4上。如图3、图4:左翻转框设有与翻转台连接的丝杠2. 2和T型槽2. 3,丝杠2. 2与翻转 台两端的丝杠套5. 1匹配连接,T型槽2. 3与翻转台两端的导向键5. 3匹配, 用于调节翻转梁以及压装在其上面车厢底板的重心。如图5、图6:右翻转框6设有与翻转台连接的丝杠6. 2和T型槽6. 3,丝杠6. 2与翻转台两端的丝杠套5. 1匹配连接,T型槽6. 3与翻转台两端的导向键5. 3匹配, 与左翻转框的丝杠2. 2和T型槽2. 3共同用于调节翻转梁以及压装在其上面 车厢底板的重心。部件6.4、 6.5为安全插销、插孔,避免翻转梁翻转到位 后由于底板补焊翻转台零部件的损坏而出现事故。 如图7、图8:翻转台5上有可调节压紧机构可调节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梁一端 的固定压紧丝杠3和另一端的移动压紧丝杠4;移动压紧丝杠4固定在滑块 4. l上,滑块4. l套在翻转梁纵梁上。翻转台5的两纵梁5. 4上设有可柔性调节的反变形装置5. 2,反变形装 置可在翻转梁的纵梁上滑动,并且反变形装置的高度可调。翻转台5两端有丝杠套5. 1、导向键5.3,分别与左、右翻转框连接。 工作过程车厢底板拼焊完成后由天车吊到本技术的底板补焊翻转台上,此时 底板补焊翻转台处在图1所示状态,根据底板不同长度和不同的结构,调节 可柔性调节的反变形装置5. 2的高度和在纵梁5. 4上的位置,使其满足反变 形的工艺要求;同时,调节移动压紧丝杠4,使固定压紧丝杠3和移动压紧 丝杠4同时把底板压紧;此时,电机工作,驱动底板补焊翻转台开始翻转, 并翻转至焊缝处于平焊的状态,再把安全插销6.4插入到插孔6.5中,以免 在焊接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事故;待补焊完成后,并清理焊缝,然后底板 补焊翻转台翻转至初始位置;松开压紧丝杠,底板由天车吊到下一工位。至 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包括支架部分、支撑底板的翻转台及其翻转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支架(1)部分包括左右间隔两竖直支架(1.1、1.2),左、右翻转框(2、6)的中部有垂直回转轴分别与左右两竖直支架上部的轴承(7、8)连接,其中一端通过轴承与翻转驱动部分连接;翻转台(5)两端分别与左、右翻转框连接,翻转台上有可调节压紧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其特征在于翻转台(5)的纵梁(5.4)上设有可柔性调节的反变形装置(5.2),反变形装置可在翻 转梁的纵梁上滑动,并且反变形装置的高度可调。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左、 右翻转框设有与翻转台连接的丝杠和T型槽,丝杠与翻转台两端的丝杠套匹 配连接,T型槽与翻转台两端的导向键匹配。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可调 节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梁一端的固定压紧丝杠(3)和另一端的移动压 紧丝杠(4);移动压紧丝杠(4)固定在滑块(4.1)上,滑块(4.1)套在 翻转梁纵梁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其特征在于与翻 转驱动部分连接的回转轴一端与翻转框花键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8)依 次与挠性联轴器(9)、减速器(10)、电动机(11)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支架(1)包括左右间隔两竖直支架(1.1、1.2),左、右翻转框(2、6)的中部有垂直回转轴分别与左右两竖直支架上部的轴承(7、8)连接,其中一端通过轴承与翻转驱动部分连接;翻转台(5)两端分别与左、右翻转框连接,翻转台上有可调节压紧机构。翻转台(5)的纵梁(5.4)上设有可柔性调节的反变形装置(5.2),反变形装置可在翻转梁的纵梁上滑动,并且反变形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底板补焊翻转台,包括支架部分、支撑底板的翻转台及其翻转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支架(1)部分包括左右间隔两竖直支架(1.1、1.2),左、右翻转框(2、6)的中部有垂直回转轴分别与左右两竖直支架上部的轴承(7、8)连接,其中一端通过轴承与翻转驱动部分连接;翻转台(5)两端分别与左、右翻转框连接,翻转台上有可调节压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宽戴文海胡冬望宋元清付旭东刘聚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