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大鸣专利>正文

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87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它是由机头(1)和机箱(2)所组成。机箱(2)中集装有控制系统(3)、氩气系统(4)和水冷系统(5)。在机头(1)中,装有集流骨(8),在焊接时,电缆、气管和水管不随焊炬(9)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用于平面管板和与之垂直的管子之间的焊接。现在工程上所采用的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是由机头、控制系统、氩气系统和水冷系统所组成。其机头主要是由送丝机构、焊炬和使焊炬转动的传动机构所构成。在现有技术中,控制系统、氩气系统和水冷系统均是分开单独放置,使整套设备零散,占地面积大,给操作带来不便。此外,电缆、气管和水管与焊炬连接成一体,焊接时将随焊炬转动而转动,从而扭成麻花状,焊完一处后,焊炬还需快速回转,给操作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使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控制系统、氩气系统和水冷系统均集装在一个机箱内,机箱由电缆线、气管、水管与机头相连。机头内安装集流骨,使焊炬转动时,与之相连接的电缆线、气管和水管不随之转动。集流骨是由定子和转子所构成。定子固定在传动机构的壳体上,转子与传动机构的输出转动部分相连。在定子中,设有进水管入口、回水管出口、氩气管入口,焊接电缆接入电刷以及控制线接入电刷。转子中设有进水管出口、回水管入口、氩气管出口、焊接电缆引出接头、控制线集流环,它们分别与焊炬和送丝机构相应部分连接。并且在转子中设置气水密封圈,用于水管和气管在定子和转子界面上的密封。为了防止水冷系统渗水的影响,进一步在进水管和回水管两侧的定子和转子的界面上,各开一道环形泄水槽,并通过定子中的泄水孔将渗出的水导出机头之外。此外,为了减少机箱中水冷系统的体积,在其上安装有制冷机。本技术由于将控制系统、氩气系统和水冷系统均集装在一个机箱内,同时为了减少水冷系统体积,采用制冷机强化冷却,所以使整套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又由于采用集流骨结构,焊接时电缆、气管和水管不随焊炬转动,给操作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和集流骨的剖面图。图中1-机头 2-机箱 3-控制系统4-氩气系统5-水冷系统 6-制冷机7-送丝机构8-集流骨9-焊炬 10-传动机构 11-转子 12-定子13-进水管入口 14-回水管出 15-氩气管入口16-焊接电缆接入电刷 17-控制线接入电刷18-控制线集流环 19-气水密封圈 20-泄水孔21-泄水槽 22-氩气管出 23-焊接电缆引出接头24-回水管入口 25-进水管出口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它是由机头(1)和机箱(2)两部分所组成。机头(1)除了送丝机构(7)、焊炬(9)和传动机构(10)之外,主要特征是安装有集流骨(8)。集流骨(8)是由定子(12)和转子(11)所构成。定子(12)固定在传动机构(10)的壳体上,转子(11)与传动机构(10)的输出转动部分相连。在定子(12)中,设有进水管入口(13)、回水管出口(14)、氩气管入口(15)、焊接电缆接入电刷(16)以及控制线接入电刷(17)。转子(11)中设有进水管出口(25)、回水管入口(24)、氩气管出口(22)、焊接电缆引出接头(23)、控制线集流环(18),它们分别与焊炬(9)和送丝机构(7)相应部分连接。并在转子(11)中设置气水密封圈(19),用于水管和气管在定子(12)和转子(11)界面上的密封。从而在焊接时虽然焊炬(9)转动,但与之相连接的电缆线、气管和水管却不随之转动。为了防止进水管和回水管从定子(12)和转子(11)的界面上渗水到氩气和电缆中,在进水管和回水管两侧的定子(12)和转子(11)的界面上,各开一道环形泄水槽(21),并通过定子(12)中的泄水孔(20)将渗出的水导出机头(1)之外。在机箱(2)中集装有控制系统(3)、氩气系统(4)和水冷系统(5)。并在水冷系统(5)中安装制冷机(6),以减少水冷系统(5)的体积,从而使机箱(2)体积小,结构紧凑。权利要求1.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是由机头(1)、控制系统(3)、氩气系统(4)和水冷系统(5)所组成,其特征是控制系统(3)、氩气系统(4)和水冷系统(5)均集装在一个机箱(2)内,机箱(2)由电缆线、气管、水管与机头(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其机头(1)主要是由送丝机构(7)、焊炬(9)和使焊炬(9)转动的传动机构(10)所构成,其特征是机头(1)内安装集流骨(8),使焊炬(9)转动时,与之相连接的电缆线、气管和水管不随之转动集流骨(8)是由定子(12)和转子(11)所构成,定子(12)固定在传动机构(10)的壳体上,转子(11)与传动机构(10)的输出转动部分相连;在定子(12)中,设有进水管入口(13)、回水管出口(14)、氩气管入口(15)、焊接电缆接入电刷(16)以及控制线接入电刷(17);转子(11)中设有进水管出口(25)、回水管入口(24)、氩气管出口(22)、焊接电缆引出接头(23)、控制线集流环(18),它们分别与焊炬(9)和送丝机构(7)相应部分连接,并且在转子(11)中设置气水密封圈(19),用于水管和气管在定子(12)和转子(11)界面上的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其特征是在机箱(2)中的水冷系统(5)上安装有制冷机(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其特征是在进水管和回水管两侧的定子(12)和转子(11)的界面上,各开一道环形泄水槽(21),并通过定子(12)中的泄水孔(20)将渗出的水导出机头(1)之外。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它是由机头(1)和机箱(2)所组成。机箱(2)中集装有控制系统(3)、氩气系统(4)和水冷系统(5)。在机头(1)中,装有集流骨(8),在焊接时,电缆、气管和水管不随焊炬(9)转动。本技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文档编号B23K9/16GK2455431SQ00268999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崔大鸣, 阎金波, 孙延斌, 黄涛, 阎峥嵘, 连紫燕 申请人:崔大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钨极氩弧管板全位置自动焊机,是由机头(1)、控制系统(3)、氩气系统(4)和水冷系统(5)所组成,其特征是:控制系统(3)、氩气系统(4)和水冷系统(5)均集装在一个机箱(2)内,机箱(2)由电缆线、气管、水管与机头(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鸣阎金波孙延斌黄涛阎峥嵘连紫燕
申请(专利权)人:崔大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