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系统及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系统及发动机试验 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讲,在增压压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增压空气温度每下 降10°C,增压空气密度就会增大3%,增压发动机的功率一般能够提高3%。并且,增压发动机 工作效率也会随着增压空气温度的下降而上升,进气温度每下降10°C,增压发动机工作效 率会相应提高约O. 5%左右。因此,增压中冷温度对发动机性能评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中冷温度控制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一种以空气为冷 却介质。这两种方式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图1所示热空气自进气管路11流经涡轮增压器中冷器12的冷却管,把热量传给冷却管路, 冷却管路被加热,热量通过加热的管子和散热带传给冷却介质,热空气在加热冷却介质的 同时也被冷却介质冷却。冷却过后的气体从出气管路13进入发动机。其中,冷却介质从冷 却介质进口管路14通过流量调节阀15调节后进入中冷器2的冷却管路,带走热量后的冷 却介质从冷却介质出口管路16流出。如图1所示,在热空气进气管路11上一般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总管(21),设置有监测待降温气体进气的进口传感器,设置所述进口传感器之后的进气总管(21)分设有两根支管,分别为中冷温控支管(211)和分流控制支管(212);其中,所述分流控制支管(212)上设置有控制进入中冷器(22)的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阀(25);对待降温气体进行降温的中冷器(22),所述中冷器(22)的一端与所述中冷温控支管(211)连接;出气总管(23),与所述中冷器(22)的另一端及所述分流控制支管(212)连接,所述出气总管(23)在接入所述分流控制支管(212)之后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监测实际出气温度的出气温度传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后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总管(21),设置有监测待降温气体进气的进口传感器,设置所述进口传感器之后的进气总管(21)分设有两根支管,分别为中冷温控支管(211)和分流控制支管(212); 其中,所述分流控制支管(212)上设置有控制进入中冷器(22)的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阀 (25);对待降温气体进行降温的中冷器(22),所述中冷器(22)的一端与所述中冷温控支管 (211)连接;出气总管(23),与所述中冷器(22)的另一端及所述分流控制支管(212)连接,所述出气总管(23)在接入所述分流控制支管(212)之后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监测实际出气温度的出气温度传感器(29);调节出气温度的控制器,与所述进口传感器、所述流量调节阀(25)、所述出气温度传感器(2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后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25)设置有初始开度,所述初始开度由所述实际出气温度和预先设置的目标温度确定。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智慧,贺辉,赵维炜,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