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立柱以及间隔开竖直设置的力臂,力臂通过一水平延伸的悬臂与主立柱连接;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力臂上的电动缸,压力传感器和作用压头;还包括一水平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作用压头之间的固定圈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圈上并且等角度分布的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自动确认加载方向装置能够准确的沿曲面法线方向加载并且得到产品的永久变形量;同时采用升降装置、悬臂转向机构以及移动轮实现了快速的移动和固定设备,从而满足汽车零部件各种尺寸不同区域的刚度测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刚度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轿车上有大量的塑料零件,各大主机厂对保险杠均有刚度要求。类似保险杠大尺寸零件,尺寸大小不一,外形面各异,外观面基本为曲面。刚度测试要求沿测试面的法线方向施载,因此对保险杠曲面进行刚度测试的要求,目前的设备基本无法达到。目前刚度测试,针对小零件并且在平整面上测试,可通过拉力机完成,但无法通过改变探头方向来确认满足对曲面加载的要求。目前,针对保险杠这种大尺寸并且表面为曲面的零件,国内是采用一种固定式刚度测试设备进行刚度测试,但是这种刚度测试设备还是存在以下缺陷体积庞大,笨重,力臂移动范围有限从而无法对保险杠整个表面进行刚度测试,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移动保险杠来进行测试,测试过程麻烦,效率较低。此外,目前的这种刚度测试设备也无法满足对曲面法线方向加载的要求,只能做到目视判断加载方向是否垂直。现有轿车的保险杠形式多样,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性能测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目前存在的刚度测试设备基本为固定式,无法进行移动,力臂移动范围十分有限。在产品刚度测试之前,为防止产品测试过程中移动造成测试结果的偏差,需要将产品稳固的固定在测试台上,要对产品不同区域进行刚度测试,需要频繁进行工装拆卸和安装固定的过程,大大增加工作量。并且现有刚度测试设备,无法准确确定加载方向,精度已经无法满足技术要求。因此,目前的刚度测试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刚度测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可移动,并且可自动确认加载方向,满足当前的刚度测试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立柱;平行且与所述主立柱间隔开设置的力臂,所述力臂通过一水平延伸的悬臂与所述主立柱连接;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力臂上的电动缸,压力传感器和作用压头,所述电动缸驱动所述作用压头施载,用于检测所述作用压头所施加的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一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相连;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一水平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作用压头之间的固定圈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圈的外周部并且等角度分布的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相连。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悬臂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集成于所述主立柱上的升降电机和在所述主立柱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导轨,所述悬臂在所述升降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电动缸和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控箱。所述力臂通过一力臂抱死装置与所述悬臂相连。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悬臂以所述主立柱为中心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臂转向机构,所述悬臂通过该悬臂转向机构与所述主立柱连接。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一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以所述主立柱为起点,在所述悬臂的相对侧反向延伸。所述刚度测试设备的底座上还设有供放置砝码的配重砝码放置架。所述刚度测试设备采用三角形结构底座。所述刚度测试设备的底座上同时设置有移动轮和支撑轮。本技术所提供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自动确认加载方向装置能够准确的沿曲面法线方向加载并且得到产品的永久变形量;同时采用移动轮、升降装置以及悬臂转向机构实现了快速的移动和固定设备,从而满足汽车零部件各种尺寸不同区域的刚度测试。附图说明参考随后的作为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示出的附图,本技术将更容易理解,但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的自动确认加载方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的底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进行刚度测试时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1、升降电机2、减速器3、受力轮4、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5、加强横梁6、电控箱7、底座8、悬臂转向机构9、悬臂10、力臂21、主立柱22、丝杆23、导轨24、升降法兰组件31、配重砝码放置架32、支撑轮33、移动轮41、作用压头42、激光位移传感器43、固定圈44、压力传感器45、电动缸46、力臂抱死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如图1-4所示,该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包括竖直设置并间隔开的主立柱21和力臂10 ;电控箱6 ;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4 ;还包括一加载装置,如图1-2所示,该加载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力臂10上的电动缸45,压力传感器44和作用压头41 ;所述力臂10通过一水平延伸的悬臂9与所述主立柱21连接,力臂10和悬臂9之间通过力臂抱死装置46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还特别增加了自动确认加载方向装置,具体如图2所示,该自动确认加载方向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44与作用压头41之间的固定圈43,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圈的外周部并且等角度分布的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42。根据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4的读数即可获得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42到待测表面的距离,通过力臂10上的粗调装置将三个位移传感器到表面的位移调整到差值在5_以内,然后采用微调装置调整三个传感器位移差异在Imm以内,此时,加载方向与法线平行,从而实现了自动确认加载方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该自动确认加载方向装置中的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42固定在同一个圆圈装置上,三个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动,但是传感器与圆圈轴心的距离可同时改变,从而满足不同尺寸的探头而不影响激光位移传感器42的法线确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该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1,减速器2,受力轮3,丝杆22,导轨23,升降法兰组件24,如图3所示,通过电控箱6控制升降电机1,悬臂9沿着导轨23移动,从而控制力臂10在纵向上的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该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一悬臂转向机构8,所述悬臂9通过该悬臂转向机构8与所述主立柱21连接,使所述悬臂9以主立柱为中心轴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该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一加强横梁5,所述加强横梁5以所述主立柱21为中心,在所述悬臂9的相对侧反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保险杠表面刚度测试的负载要求比较小,一般在5(Γ300Ν之间进行测试,因此设备自重不需要做到很大,就可以确保测试过程设备不会发生移动。但是,如果刚度测试需要施加较大负载(> 50Kg)时,优选地,所述刚度测试设备的底座上还设有一配重砝码放置架31,根据不同负载要求可在增加砝码来提高刚度设备自重,从而确保测试过程设备不会发生偏移。优选地,所述刚度测试设备采用三角形结构底座7,刚度设备可以稳固的固定。优选地,所述 刚度测试设备的底座7同时设置移动轮33和支撑轮32,如图4所示,通过移动轮33可以很便捷的移动刚度测试设备的位置,当刚度测试设备移动到所需的区域,通过液压原理将支撑轮32撑起,通过支撑轮32固定刚度设备。完成测试后,收起支撑轮,移动轮便接触地面,又可便捷的移动设备,使得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立柱;?平行且与所述主立柱间隔开设置的力臂,所述力臂通过一水平延伸的悬臂与所述主立柱连接;?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力臂上的电动缸,压力传感器和作用压头,所述电动缸驱动所述作用压头施载,用于检测所述作用压头所施加的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一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一水平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作用压头之间的固定圈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圈的外周部并且等角度分布的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主立柱;平行且与所述主立柱间隔开设置的力臂,所述力臂通过一水平延伸的悬臂与所述主立柱连接;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力臂上的电动缸,压力传感器和作用压头,所述电动缸驱动所述作用压头施载,用于检测所述作用压头所施加的压力大小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一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一水平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作用压头之间的固定圈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圈的外周部并且等角度分布的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装置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度测试设备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悬臂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集成于所述主立柱上的升降电机和在所述主立柱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导轨,所述悬臂在所述升降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导轨上下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刚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炳贤,叶颖,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