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体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664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体板式换热器,它包括右墙板、螺栓组件、换热板、隔板和左墙板。所述右墙板和左墙板朝外板面上分别设有沟通换热板主通道的进出口,竖置的右墙板和左墙板以平板面相对,中间置放隔板和换热板,螺栓组件贯穿右墙板和左墙板周边均布的通孔作锁紧连接。所述隔板下部对应换热板热介质回流位置设有圆孔,隔板置放在换热板之间分隔成前后两节相对独立的换热结构,两者之间由隔板上的圆孔沟通,从前置换热结构回流的热介质,经圆孔直接流入后置换热结构中再作一次热交换。此种联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适合各种规格配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传统型式的热交换装置,因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和换热效率高等特点,在制造业换热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传统结构的板式换热器只有两组进出通道,分别沟通由多层相叠的换热板组成独立换热结构,当换热板一侧引入冷媒则对另一侧的热介质降温,或引入热媒对冷介质加热。此种利用换板两面温差作热交换的结构,换热直接、密封可靠,完全能够实现预期。但是,实际应用中因热交换参数不匹配,热交换后冷媒或热媒仍含有一定的能量,足以满足另一项工艺热交换要求,因现有仅设一道热交换结构,排出仍含有能量的冷媒或热媒得不到综合利用,废弃必然造成能源浪费。现有技术条件下若综合利用前置板式换热器排出的冷媒或热媒,需专设管道和配套相应规格的换热器,除前期投入相对较大,结构也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仅设一道热交换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源综合利用率高的联体板式换热器。该一体化结构做到引入一种冷媒或热媒与两种不同工艺要求的介质作顺序热交换。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联体板式换热器,它包括右墙板、螺栓组件、换热板、隔板和左墙板。所述右墙板和左墙板为矩形板块,右墙板朝外板面对应换热板主通道上设冷却水出口和热介质进口,下设冷却水进口,左墙板朝外板面设有与右墙板相同数量的通道,即上设冷却水进口和热介质出口,下设冷却水出口,竖置的右墙板和左墙板以平板面相对,中间有序置放包括隔板和密封层叠的换热板,螺栓组件贯穿右墙板和左墙板,周边均布的通孔作锁紧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隔板为双面平板结构,板面下部对应换热板热介质回流位置设有圆孔,隔板置放在密封层叠的换热板之间分隔成前后两节相对独立的换热结构,隔板右侧为前置换热结构,另一侧为后置换热结构,两者之间由隔板板面上的圆孔实现沟通,从前置换热结构回流的热介质经圆孔直接流入后置换热结构中,构成联体顺序换热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通过隔板上的圆孔作两只联体换热结构的内部沟通,结构简单、紧凑、合理;2、冷媒或热媒按设定工艺条件顺序热交换两次,能源利用率高,效益好;3、联体结构,用料省,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隔板平面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的联体板式换热器,是引入一种热介质顺序对两种冷却水作不同工艺要求热交换的实施例,它包括右墙板1、螺栓组件2、换热板3、隔板4和左墙板5。所述右墙板I和左墙板5为矩形板块,图3所示右墙板I朝外板面对应换热板3主通道上设冷却水出口1.1和热介质进口1. 3,下设冷却水进口1. 2。图2所示左墙板5朝外板面设有与右墙板I相同数量的通道,即上设冷却水进口 5.1和热介质出口 5. 3,下设冷却水出口 5. 2,图1所示竖置的右墙板I和左墙板5以平板面相对,中间有序置放包括隔板4和密封层叠的换热板3,隔板4处在换热板3之中的位置按工艺要求确定。螺栓组件2贯穿右墙板I和左墙板5周边均布的通孔作锁紧连接。所述隔板4如图4所示为双面平板结构,板面下部对应换热板3热介质回流位置设有圆孔4. 1,隔板4置放在密封层叠的换热板3之间分隔成前后两节相对独立的换热结构,隔板4右侧为前置换热结构,另一侧为后置换热结构,两者之间由隔板4板面上的圆孔4.1实现沟通,从前置换热结构回流的热介质经圆孔4.1直接流入后置换热结构中再一次作热交换。此种联体结构简单,通过隔板4上的圆孔4.1构成内置通道,实现前后换热结构沟通,达到能源综合利用的目的,大大节省用户的使用成本。本技术不局限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可根据工艺要求灵活调整。例如,引入冷媒顺序对两种不同指标的热介质进行降温处理,仍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体板式换热器,它包括右墙板(1)、螺栓组件(2)、换热板(3)、隔板(4)和左墙板(5);所述右墙板(1)和左墙板(5)为矩形板块,右墙板(1)朝外板面对应换热板(3)主通道上设冷却水出口(1.1)和热介质进口(1.3),下设冷却水进口(1.2),左墙板(5)朝外板面设有与右墙板(1)相同数量的通道,即上设冷却水进口(5.1)和热介质出口(5.3),下设冷却水出口(5.2),竖置的右墙板(1)和左墙板(5)以平板面相对,中间有序置放包括隔板(4)和密封层叠的换热板(3),螺栓组件(2)贯穿右墙板(1)和左墙板(5),周边均布的通孔作锁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为双面平板结构,板面下部对应换热板(3)热介质回流位置设有圆孔(4.1),隔板(4)置放在密封层叠的换热板(3)之间分隔成前后两节相对独立的换热结构,隔板(4)右侧为前置换热结构,另一侧为后置换热结构,两者之间由隔板(4)板面上的圆孔(4.1)实现沟通,从前置换热结构回流的热介质经圆孔(4.1)直接流入后置换热结构中,构成联体顺序换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体板式换热器,它包括右墙板(I)、螺栓组件(2)、换热板(3)、隔板(4)和左墙板(5);所述右墙板(I)和左墙板(5)为矩形板块,右墙板(I)朝外板面对应换热板(3)主通道上设冷却水出口(1.1)和热介质进口(1. 3),下设冷却水进口(1. 2),左墙板(5)朝外板面设有与右墙板(I)相同数量的通道,即上设冷却水进口(5.1)和热介质出口(5. 3),下设冷却水出口(5. 2),竖置的右墙板(I)和左墙板(5)以平板面相对,中间有序置放包括隔板(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燕左小东吴旭东陆俊霞曹润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远望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