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节流的三通道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926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用于换热的换热板组,换热板组由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第三换热板和第四换热板依次叠加构成,分别在每片叠加的换热板上对应的换热区和导流区之间设有分配区,所述分配区上设有用于限制导流区与换热区之间的连通的节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达到制冷剂均匀分布于整个换热区表面,充分利用换热板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具有三个通道的换热器用于使二种流体与另外一流体进行换热(例如二个通道的氟利昂流体进行蒸发或冷凝来冷却或加热水,一个通道的水流体将热量或冷量散出)。板式换热器,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和相对其高效率而言较低的生产成本,也同样广泛用作三通道热交换介质的换热器。三通道的板式换热器在日常使用中有时经常需关闭其中的一路制冷剂,传统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由于其背靠背的结构,则会造成水側的一部分因没有介质与其进行热量交换而导致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并且有可能出现水侧出口温度失衡,影响整个系统的寿命。此外,现有的三通道流体的换热器的板式换热器还存在制冷剂的不均匀分配问题,由于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相比于二通道的换热器其长宽比相对较小,换热板面较宽,换热流体从角孔进入换热流道后需要均布整个换热板面难度较大。而换热流体在板面上均布直接影响的换热面积的利用,也直接影响了换热效率;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些方案,比如ZL200810023945. X及ZL200510061578. 9专利所述的在进口通道和在蒸发通道中之间设置节流装置,但其节流装置设置于制冷剂进口角孔的周围,仅能解决制冷剂能均匀分配进各个换热流道,而没有解决进入流道的制冷剂均布换热板面的问题,因此仍有改进余地。此外,现有的三通道换热器还存在承压能力较低的问题,由于现在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22 因为其对环境有破坏作用而即将被禁止使用,过渡期使用的制冷剂R410A等使用压力相对较高,如何使板式换热器能承受更高的压力,也是换热器制造的主要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提出由至少四种换热板构成换热板组,在所述换热板上设有导流区和换热区,导流区与换热区之间设置节流装置,在热流体(如水)的进口孔周围设有均流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的其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包括一组换热板组,换热板组由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和第四换热板420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和第四换热板420上设有凸脊与凹谷的波纹,所述第一换热板120设有包括角孔101 ;102 ;103的导流区104和包括角孔110 ;109 ;108的换热区111 ;换热区111包括区106和区112第二换热板220设有包括角孔201 ;202 ;203的导流区204和包括角孔210 ;209 ;208的换热区211 ;换热区211包括去206和区213,所述第三换热板320设有包括角孔301 ;302 ;303的导流区304和包括角孔310 ;309 ;308的换热区311 ;换热区311包括区306和区313,所述第四换热板,420上设有包括角孔401 ;402 ;403的导流区404和包括角孔410 ;409 ;408的换热区411 ;换热区411包括区420和区413,分别在每片叠加的换热板上对应的换热区和导流区之间设有分配区114 ;214 ;314 ;414。节流装置为至少一个部件,并开设有限制流体通过的结构,通过焊接将其与板片形成一体。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分配区114 ;214 ;314 ;414上设有用于限制导流区与换热区之间的连通的节流装置。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板120的节流装置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若干个向下凹的凸台105 ;第二换热板220的节流装置分别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若干个向上凹的凸台205 ;第三换热板320的节流装置分别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若干个向下凹的凸台305 ;第四换热板420的节流装置分别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若干个向上凹的凸台405。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每片换热板上的节流装置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带多个孔20或表面带多个控制槽的部件,通过焊接固定于板片分配区114 ;214 ;314和414上。调节节流孔20或槽的大小和孔距,使得制冷剂被均匀的分布整个换热区板面。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每片换热板上对应的导流区104;204;304;404,导流区104 ;204 ;304 ;404上设有“人”字形波纹;导流区104,304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导流区204,404上的波纹方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每片换热板上对应的换热区111; 211; 311; 411,换热区111; 211; 311; 411上设有“w”波纹;换热区111,311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换热区211,411上的波纹方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区111的波纹上设有控制槽107 ;换热区211的波纹上设有控制槽207 ;换热区311的波纹上设有控制槽307 ;换热区411的波纹上设有控制槽407。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板120上的角孔101上设有制冷剂进口喷口 115 ;第二换热板220上的角孔201上设有制冷剂进口喷口 215 ;第三换热板上的角孔303上设有制冷剂进口喷口 315 ;第四换热板上的角孔403上设有制冷剂进口喷口 4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和第四换热板420依次叠加时,在第一换热板120相应分配区上向下的凸台平面与第二号换热板220的相应分配区向上的凸台平面相贴合,同理,第三号换热板320相应位置向下的凸台平面与第四号换热板的相应位置向上的凸台平面相贴合,通过钎焊焊接,使得凸台面形成一体,而凸台与凸台之间就形成连接导流区与换热区的通路,调节凸台之间的距离,就能调节制冷剂进入局部换热区的多少,从而达到制冷剂均匀分布于整个换热区表面,充分利用换热板面积。同时,由于所述的凸台平面相贴合,通过钎焊焊接,使得凸台面形成一体,加强了板片间流道的强度,使得此换热器的承压能力提高。角孔109,209,309,409周围设置换热区 111,211,311,411,在角孔 108,208,308,408,110,210,310,410 的介质流向部分位置设置流量控制槽107,207, 307, 407,使得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第四换热板420间形成的制冷剂侧部分流道相应变小,而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第四换热板420和第一换热板120间部分水流道相应变大,如此使得被冷却(如水)流体从角孔 109,209,309,409 进入,流经 106,113,206,213,306,313,406,413 区,从102,202,302,402孔流出的阻力减小,从而达到被冷流体均布换热板111,211,311,411区的作用。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图2是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换热器组件;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换热板;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换热板;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换热板;图7是本技术的第四换热板;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节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包括一组换热板组,换热板组由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和第四换热板(420)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和第四换热板(420)上设有凸脊与凹谷的波纹,所述第一换热板(120)设有包括角孔(101;102;103)的导流区(104)和包括角孔(110;109;108)的换热区(111);第二换热板(220)设有包括角孔(201;202;203)的导流区(204)和包括角孔(210;209;208)的换热区(211);所述第三换热板(320)设有包括角孔(301;302;303)的导流区(304)和包括角孔(310;309;308)的换热区(311);所述第四换热板(420)上设有包括角孔(401;402;403)的导流区(404)和包括角孔(410;409;408)的换热区(411);其特征是,分别在每片叠加的换热板上对应的换热区和导流区之间设有分配区(114;214;314;4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包括一组换热板组,换热板组由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和第四换热板(420)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第一换热板(120)、第二换热板(220)、第三换热板(320)和第四换热板(420)上设有凸脊与凹谷的波纹,所述第一换热板(120)设有包括角孔(101 ;102 ;103)的导流区(104)和包括角孔(110 ;109 ;108)的换热区(111);第二换热板(220)设有包括角孔(201 ;202 ;203)的导流区(204)和包括角孔(210 ;209 ;208)的换热区(211);所述第三换热板(320)设有包括角孔(301 ;302 ;303)的导流区(304)和包括角孔(310 ;309 ;308)的换热区(311);所述第四换热板(420)上设有包括角孔(401 ;402 ;403)的导流区(404)和包括角孔(410 ;409 ;408)的换热区(411);其特征是,分别在每片叠加的换热板上对应的换热区和导流区之间设有分配区(114 ;214 ;314 ;4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分配区(114;214;314 ;414)上设有用于限制导流区与换热区之间的连通的节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第一换热板(120)的节流装置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若干个向下凹的凸台(105);第二换热板(220)的节流装置分别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若干个向上凹的凸台(205);第三换热板(320)的节流装置分别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若干个向下凹的凸台(305);第四换热板(420)的节流装置分别为板片一体成型时压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君明周浩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得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