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和散热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冰箱、风冷冰箱。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技术工程上的发展源自于高密度电子器件冷却及微电子机械系统传热的需求,由于其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国内市场上微通道技术最先在汽车空调行业得到了产业化发展。应用了新一代自然冷媒CO2的制冷系统为超临界循环,系统压力很高。例如在空调系统中,系统高压工作压力要到13MPa以上,设计压力要达到42.5MPa,这对压缩机和换热器的耐压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微通道冷凝器可以同时满足耐压性、耐久性和系统安全性。随着生产技术提高,微通道换热器逐渐成为换热器界的宠儿,应用行业越来越多。由于现在冰箱容积率要求越来越高,冰箱使用微通道蒸发器成为冰箱发展趋势之一。常见的微通道蒸发器翅片间隙较小,且翅片长度较小,应用到冰箱中会存在霜层积累速度过快,霜层容易堵塞翅片间隙,导致冰箱化霜间隔时间短、化霜频繁。同时化霜过程中由于翅片较短,翅片上水分不容易积聚成滴滴落,导致化霜水难以排尽,最终在蒸发器表面形成顽冰,影响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平行设置;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集流管,所述多个换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弯折形成多个管层,部分所述换热管的管长小于其余所述换热管的管长;至少一个翅片,每个所述翅片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管层之间或设在最外层的所述管层的外侧,在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每个所述翅片呈波纹状延伸,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每个所述翅片连续延伸,且每个所述翅片与其所在的所述管层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相连,所述翅片上设有通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集流管,所述两个集流管平行设置;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集流管,所述多个换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弯折形成多个管层,部分所述换热管的管长小于其余所述换热管的管长;至少一个翅片,每个所述翅片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管层之间或设在最外层的所述管层的外侧,在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每个所述翅片呈波纹状延伸,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每个所述翅片连续延伸,且每个所述翅片与其所在的所述管层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相连,所述翅片上设有通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设在所述翅片所在的所述管层的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的空隙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通风孔的尺寸为15-18毫米,在垂直于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通风孔的尺寸为4-7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每个所述翅片均包括交错连接的平行壁和垂直壁以形成锯齿形,所述平行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垂直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通风孔设在所述垂直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流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多个换热管的管长依次递增或者依次递减,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中位于迎风侧的换热管的管长小于位于背风侧的换热管的管长。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强,孟宪春,任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