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53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前端板,所述前端板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法兰接口,所述前端板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导杆螺母,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升降托板,所述前端板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上导杆,所述螺栓的右侧端部设置有单口螺母。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通过设置可动螺杆,压紧后端板向前端板方向移动,对板片进行压紧,最后通过六组螺栓进行压紧固定,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板片通过中间板整板压紧,使得其受到的压紧力均匀稳定,从而避免出现变形等情况,提高了板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的一种换热装备,可以通过板片之间形成的薄矩形通道对液-液、液-气进行热交换,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热回收率在90%以上。

2、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在安装使用时,大多是两侧设置多个螺杆来安装,而不同紧固螺杆结构之间存在锁紧力的差别,板式换热器长时间工作之后,板片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发生错位泄露等现象,影响正常使用,而且没有防尘功能,装置清洁度较差,此外,面对不同位置高度,或者不同地形的安装位置,因为不能调节底座高度的缘故,很难适应各种场地,而在高地不平的地面上使用时,容易影响装置稳定性,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前端板,所述前端板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法兰接口,所述法兰接口的右侧设置有内衬口,所述前端板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导杆螺母,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升降托板,所述多组升降托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升降杆底座,所述前端板的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多组螺栓,所述前端板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上导杆,所述螺栓的右侧端部设置有单口螺母,所述单口螺母的左侧设置有轴承盒,所述螺栓的左侧端部设置有通孔螺母。

4、优选的,所述上导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后端板,所述后端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导杆,所述后端板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上导杆和后端板之间设置有多组织垫片和板片,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设置有防尘罩网,所述下导杆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螺杆把手,所述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可动螺杆。

5、优选的,所述法兰接口在前端板的右侧外表面均匀设置,所述上端两组法兰接口之间设置有导杆螺母,所述左右两侧两组法兰接口之间均设置有三组单口螺母。

6、优选的,所述升降托板在升降平台的下端外表面四角均匀对称设置,所述前端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杆螺母的外壁通过通孔与上导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杆螺母的外壁通过通孔与下导杆可拆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通过上导杆和下导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垫片和板片一一成组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设置有多组。

8、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可动螺杆通过螺纹孔与后端板连接,所述支柱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导杆螺母通过螺纹孔与上导杆和下导杆可拆卸连接。

9、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动螺杆,压紧后端板向前端板方向移动,对板片进行压紧,最后通过六组螺栓进行压紧固定,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板片通过中间板整板压紧,使得其受到的压紧力均匀稳定,从而避免出现变形等情况,提高了板片使用寿命。

1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升降平台,使得换热器能够适用于不同从场地,而四个可调节的升降托板单独工作,能够分别调整不同的高度,在地面不平整时,可根据当时情况,对每个升降托板进行高度调节,避免影响装置稳定性,大大提升了该装置的场地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升降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前端板(11),所述前端板(1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法兰接口(2),所述法兰接口(2)的右侧设置有内衬口(3),所述前端板(1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导杆螺母(4),所述升降平台(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升降托板(9),所述多组升降托板(9)的内侧均设置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升降杆底座(10),所述前端板(11)的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多组螺栓(17),所述前端板(1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上导杆(5),所述螺栓(17)的右侧端部设置有单口螺母(7),所述单口螺母(7)的左侧设置有轴承盒(12),所述螺栓(17)的左侧端部设置有通孔螺母(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杆(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后端板(13),所述后端板(1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导杆(16),所述后端板(13)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座(14),所述上导杆(5)和后端板(13)之间设置有多组织垫片(19)和板片(20),所述前端板(11)和后端板(13)之间设置有防尘罩网(18),所述下导杆(16)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柱(6)所述支柱(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螺杆把手(23),所述连接杆(21)的内侧设置有可动螺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接口(2)在前端板(11)的右侧外表面均匀设置,所述上端两组法兰接口(2)之间设置有导杆螺母(4),所述左右两侧两组法兰接口(2)之间均设置有三组单口螺母(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托板(9)在升降平台(1)的下端外表面四角均匀对称设置,所述前端板(1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杆螺母(4)的外壁通过通孔与上导杆(5)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杆螺母(4)的外壁通过通孔与下导杆(16)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11)和后端板(13)通过上导杆(5)和下导杆(16)可拆卸连接,所述垫片(19)和板片(20)一一成组在前端板(11)和后端板(13)之间设置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4)的左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可动螺杆(22)通过螺纹孔与后端板(13)连接,所述支柱(6)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导杆螺母(4)通过螺纹孔与上导杆(5)和下导杆(16)可拆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升降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前端板(11),所述前端板(1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法兰接口(2),所述法兰接口(2)的右侧设置有内衬口(3),所述前端板(1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导杆螺母(4),所述升降平台(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多组升降托板(9),所述多组升降托板(9)的内侧均设置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升降杆底座(10),所述前端板(11)的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多组螺栓(17),所述前端板(1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上导杆(5),所述螺栓(17)的右侧端部设置有单口螺母(7),所述单口螺母(7)的左侧设置有轴承盒(12),所述螺栓(17)的左侧端部设置有通孔螺母(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杆(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后端板(13),所述后端板(1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导杆(16),所述后端板(13)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座(14),所述上导杆(5)和后端板(13)之间设置有多组织垫片(19)和板片(20),所述前端板(11)和后端板(13)之间设置有防尘罩网(18),所述下导杆(16)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柱(6)所述支柱(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21),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江平陆冕赵彦杰刘晓华周留明陆俊霞左小东戴燕刘红陆俊林吴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远望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