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轮毂轴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478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轴承、前轮轴以及转向节,轮毂轴承的滚珠安装在保持架上并分别与轴承外圈的滚道弧面及两轴承内圈的滚道弧面相接,保持架内圈上的凸环锁扣设置在两轴承内圈的径向锁槽内,轴承外圈与两轴承内圈的外侧之间安装有密封圈,轴承内圈压接或铆接在前轮轴的轴径上、且其内侧轴承内圈顶在前轮轴的轴肩上,轴承外圈设置在转向节的轴承孔,且转向节上的挡圈与轴承外圈的外端面相接,异型卡簧压接在轴承外圈的内侧,异型卡簧外周沿径向外伸出的四个以上的卡脚设置在转向节的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方便控制轮毂轴承轴向及径向游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轮毂轴承单元,属于轮毂轴承

技术介绍
轮毂轴承安装在车辆的前轮轴上,主要起着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作用,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车轴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而轮毂轴承主要是由一个轴承外圈和两个轴承内圈、保持架和滚珠以及密封单元组成,安装时,通常是将轮毂轴承与前轮轴是分开安装,装配时先将轮毂轴承压入带轴承孔的转向节上,然后在转向节的轴承孔内安装一个卡簧对轮毂轴承进行轴向固定,最后将前轮轴压入轮毂轴承的内孔中。此种结构不仅安装操作不方便,尤其轴承与前轮轴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间隙直接影响轮毂轴承安装后的径向和轴向游隙的大小,而轮毂轴承与前轮轴均存在加工误差,因此轮毂轴承的轴承游隙不易控制,故存在着装配误差较大,会影响前轮毂轴承单元的使用寿命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方便控制轮毂轴承轴向及径向游隙的前轮毂轴承单元。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轴承、前轮轴以及转向节,轮毂轴承的滚珠安装在保持架上并分别与轴承外圈的滚道弧面及两轴承内圈的滚道弧面相接,保持架内圈上的凸环锁扣设置在两轴承内圈的径向锁槽内,轴承外圈与两轴承内圈的外侧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压接或铆接在前轮轴的轴径上、且其内侧轴承内圈顶在前轮轴的轴肩上,轴承外圈设置在转向节的轴承孔,且转向节上的挡圈与轴承外圈的外端面相接,异型卡簧压接在轴承外圈的内侧,异型卡簧外周沿径向外伸出的四个以上的卡脚设置在转向节的卡槽内。本技术将轮毂轴承的轴承内圈压接或铆接在前轮轴的轴径上,因此可先将轮毂轴承与前轮轴预先装配一体,故而能控制轮毂轴承的轴向和径向游隙。本技术在轴承外圈的内侧连接一个异型卡簧,在轮毂轴承和前轮轴安装在转向节内的轴承孔内,由于转向节的轴承孔内设有卡槽,通过异型卡簧卡在转向节的卡槽内,而对轮毂轴承进行轴向定位,将轮毂轴承、前轮轴以及转向节装配一起,结合合理,安装操作方便,能弥补因轮毂轴承以及前轮轴因加工误差而造成轮毂轴承装配后的轴向和径向游隙较大的问题,提高前轮毂轴承单元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前轮毂轴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异型卡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轮穀,2 —制动盘,3 —如轮轴,4 一异型卡黃,4_1 一端盖,4_2 —卡脚,4-3—外周,4-4一缺口,5—轴承外圈,6—保持架,7—轴承内圈,8—滚珠,9一密封圈,IO—转向节,10-1—卡槽,10-2—挡环。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前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轴承、前轮轴3以及转向节10,该前轮轴3为法兰轴,前轮轴3上固定有轮毂螺栓,制动盘2和轮毂I通过轮毂螺栓和螺母安装在前轮轴3上,前轮轴3上还安装有齿圈,本技术的轮毂轴承包括轴承外圈5、两个独立等径的轴承内圈7以及保持架6,该轴承外圈5内径对称设有两个与滚珠8相配的滚道弧面,而两内圈外周4-3设有与滚珠8相配的滚道弧面,轮毂轴承的滚珠8安装在保持架6上并分别与轴承外圈5的滚道弧面及两轴承内圈7的滚道弧面相接,轴承外圈5与两轴承内圈7的外侧之间安装有密封圈9,两轴承内圈7的内侧最小轴的轴径上设有径向锁槽,保持架6的内圈上设有凸环锁扣,而凸环锁扣为沿径向向内延伸且宽度渐缩的不等边梯形凸环,保持架6内圈上的凸环锁扣设置在轴承内圈7的径向锁槽内,方便轮毂轴承的安装。见图1 3所示,本技术轴承内圈7压接或铆接在前轮轴3的轴径上、且其内侧的轴承内圈7顶在前轮轴3的轴肩上,对轴承内圈7进行轴向限位,将轮毂轴承安装在前轮轴3上,转向节10上设有轴承孔,轴承孔的外侧设有挡圈10-2,因此轴承外圈5设置在在转向节10的轴承孔时,转向节10上的挡圈10-2与轴承外圈5的外端面相接,异型卡簧4压接在轴承外圈5的内侧,异型卡簧4外周4-3沿径向外伸出的四个以上的卡脚4-2设置在转向节10的卡槽10-1内,通过异型卡簧4对轮毂轴承进行轴向限位,将轮毂轴承和前轮轴3与转向节10连接。见图1 3所示,本技术的异型卡簧4具有端盖4-1,端盖4-1与轴承外圈5内端面相接,方便将异型卡簧4安装在轴承外圈5上,而异型卡簧4沿外周4-3均布设有缺口 4-4,相邻两两缺口 4-4之间设有卡脚4-2,且卡脚4-2内斜倾设置,转向节10上的卡槽10-1为内倾斜槽,由于卡脚4-2内斜倾结构,通过异型卡簧4方便将轮毂轴承安装在转向节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轴承、前轮轴(3)以及转向节(10),轮毂轴承的滚珠(8)安装在保持架(6)上并分别与轴承外圈(5)的滚道弧面及两轴承内圈(7)的滚道弧面相接,保持架(6)内圈上的凸环锁扣设置在两轴承内圈(7)的径向锁槽内,轴承外圈(5)与两轴承内圈(7)的外侧之间安装有密封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7)压接或铆接在前轮轴(3)的轴径上、且其内侧轴承内圈(7)顶在前轮轴(3)的轴肩上,轴承外圈(5)设置在转向节(10)的轴承孔,且转向节(10)上的挡圈(10?2)与轴承外圈(5)的外端面相接,异型卡簧(4)压接在轴承外圈(5)的内侧,异型卡簧(4)外周(4?3)沿径向外伸出的四个以上的卡脚(4?2)设置在转向节(10)的卡槽(10?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轮毂轴承、前轮轴(3)以及转向节(10),轮毂轴承的滚珠(8)安装在保持架(6)上并分别与轴承外圈(5)的滚道弧面及两轴承内圈(7)的滚道弧面相接,保持架(6)内圈上的凸环锁扣设置在两轴承内圈(7)的径向锁槽内,轴承外圈(5)与两轴承内圈(7)的外侧之间安装有密封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7)压接或铆接在前轮轴(3 )的轴径上、且其内侧轴承内圈(7 )顶在前轮轴(3 )的轴肩上,轴承外圈(5 )设置在转向节(10)的轴承孔,且转向节(10)上的挡圈(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毅俊倪宏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