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782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包含轴承端盖本体;所述轴承端盖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空腔,另一侧设置有轴孔;所述空腔的四周为环形边缘;所述环形边缘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凸环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注油孔与凹槽连通;所述注油孔的开口处设置有油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可通过注油孔往空腔里注油,以保持滚动轴承与空腔间的润滑,拆卸时,方便将滚动轴承从轴承端盖上拆下;同时,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可以积聚润滑油,可以使滚动轴承与空腔之间保持更长时间的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端盖的改进,尤其是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
技术介绍
在电机中,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都会在主轴上固定滚动轴承,并通过电机的轴承端盖对其进行保护和防尘。电机运转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卸下轴承端盖,对滚动轴承进行润滑,以防止电机发生抱死等故障。现有的轴承端盖,由于滚动轴承与轴承端盖之间缺少润滑,使用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咬死现象,难以将滚动轴承从轴承端盖上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包含轴承端盖本体;所述轴承端盖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空腔,另一侧设置有轴孔;所述空腔的四周为环形边缘;所述环形边缘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凸环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注油孔与凹槽连通;所述注油孔的开口处设置有油塞。优选的,所述凹槽为环形槽。优选的,所述凹槽为螺旋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可通过注油孔往空腔里注油,以保持滚动轴承与空腔间的润滑,拆卸时,方便将滚动轴承从轴承端盖上拆下;同时,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可以积聚润滑油,可以使滚动轴承与空腔之间保持更长时间的润滑;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除。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的剖视图;其中1、轴承端盖本体;2、轴孔;3、空腔;4、环形边缘;5、凸环;6、固定孔;7、注油孔;8、油塞;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包含轴承端盖本体I ;所述轴承端盖本体I的一侧设置有空腔3,另一侧设置有轴孔2 ;所述空腔3的四周为环形边缘4 ;所述环形边缘4上设置有凸环5 ;所述凸环5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6 ;所述凸环5上设置有注油孔7 ;所述注油孔7与空腔3连通;所述空腔3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9 ;所述注油孔7与凹槽9连通;所述注油孔7的开口处设置有油塞8。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9为环形槽或螺旋槽。本技术方案的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可通过注油孔往空腔里注油,以保持滚动轴承与空腔间的润滑,拆卸时,方便将滚动轴承从轴承端盖上拆下;同时,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可以积聚润滑油,可以使滚动轴承与空腔之间保持更长时间的润滑;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除。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包含轴承端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盖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空腔,另一侧设置有轴孔;所述空腔的四周为环形边缘;所述环形边缘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凸环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注油孔与凹槽连通;所述注油孔的开口处设置有油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卸的轴承端盖,包含轴承端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盖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空腔,另一侧设置有轴孔;所述空腔的四周为环形边缘;所述环形边缘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凸环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中区大陆电子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